ID: 1234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上学期]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619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中国,艺术,表现,学期
  • cover
课件26张PPT。1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2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櫆,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白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3思考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什么?-- --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4相关的图片资料晚周帛画凤夔人物 汉石刻人物画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宋李公麟《免胄图》 明徐渭《驴背吟诗》 清八大山人画作 现代齐白石画作 5晚周帛画凤夔人物6这幅画名为《人物夔凤帛画》,是1949年在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其画左上一夔龙,右上一凤鸟,下面一双手合十作祈祷状的女子。这幅画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画中表达的思想内容,根据郭沫若分析:画面一凤一夔作斗争状。凤象征善良,夔象征邪恶。夔被凤击败。正面的女子正在祈祷善灵的胜利。郭沫若进而以为,这个女子就是传说中的女娲。另一说认为:画中女子是墓主人的形象。夔凤并不是在争斗,而是龙腾、凤舞,构成龙凤成祥的祥和主题思想。尽管不同的观点、见解,使该画的确切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这幅画所体现的终极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源流是相一致的,在对美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中表达对理想中的幸福、美好的追求与企盼。 7?和原始社会绘(刻)于岩壁、地面、陶器上的图案以及奴隶社会铸造于青铜器上的纹饰所不同的是,这幅画是用毛笔描绘在丝帛上的。它更自由,更具有绘画性。其线条劲挺有力,造型准确。人物的神情、姿态表现得比较到位,夔凤的造型十分生动,富有动感。全图没有颜色,但黑、白、线、面运用得体,具有装饰性。从这幅帛画可以看出,我国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从战国或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从这幅画的创作观念上,能看出,在构图上,它已不再追求青铜艺术中严整对称和立意上的神秘。这里没有对神圣的畏惧,没有心灵的压抑与惶恐。人作为画面的主体,并对龙凤处于支配地位。端庄自信的人和腾跃奔放的神灵呼应其间,构成作品的盎然生机与活跃气氛。 社会发展到此时,奴隶制度“礼崩乐坏”。原有的社会秩序崩溃。战国时期的“无序”,正是向新的封建社会新秩序转化的必然过程。《人物夔凤帛画》无论从形式到内容,正是突破旧有礼法,不拘成式,思想解放的形象体现。8汉石刻人物画9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10《女史箴图卷》,是一幅我们现在尚能看到的最古的画卷,可能是隋唐时代的摹本,它为宋米芾的《画史》和《宣和画谱》所重视,又为近代董其昌、项墨林等评论家、鉴藏家所称赞。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为英军队清宫劫去、现存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女史箴图卷》是根据西晋诗人张华所作讽谏贾后的《女史箴》原文而创作的。现存九幅画面,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第一幅,画的是冯昭仪以身挡熊,保卫汉元帝的故事:由于一只大熊攀槛欲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