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64164

活动12《我的创意纸灯笼》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12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活动,我的创意纸灯笼,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我的创意纸灯笼》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活动12的第一课时,属于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本课以传统文化灯笼作为情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灯笼制作方法,经历学习制作及创意制作的过程,感受劳动成果的喜悦,体会民间技艺之美。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及安全意识,而且在之前已有系鞋带、编绳、打绳结等经验基础,所以预设学生从较容易掌握的折纸灯笼制作入手,而环保灯笼步骤较多、缠绕较繁琐,需要学生更加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专心操作,必要时,也需要同伴互助一起制作。另外在中国结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渗透中华文化之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 教学目标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引导学生经历制作灯笼的过程,感受劳动乐趣,体会劳动成就感,从而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 (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观察作品,探究制作步骤,总结制作方法,培养观察、探究能力。 (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灯笼的过程中,感受民间技艺的魅力,传承文化。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学生通过学习,将不同的材料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创造中,加强劳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创新的劳动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并掌握灯笼的制作步骤。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折纸灯笼、环保灯笼的精细步骤,感受创造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 准备材料与课前调查 (二)课上教学 1.课前导入 欣赏灯笼图片,分享相关文化知识。 2.劳动过程:学习折纸灯笼→环保灯笼。 3.制作过程:自主创作 4.劳动评价 作品欣赏及开展多元评价,分享学习收获。 六、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 (一) 讲解说明。 (1)教室准备 4人一小组,教师统一保管剪刀,一组一个;教师准备授课ppt。 (2)学生准备 1.材料准备 每位同学准备一组材料(如图),建议选环保材料,教师强调剪刀、打火机、珠针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2.课前调查 学生预习书本,网上调查与灯笼有关的知识、文化(民间技艺),收集相关资料,课前分享。 (二)淬炼操作。 活动一:课前导入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项民间技艺———灯笼,看,多优美的灯笼,学习一门技艺,除了掌握制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了解其内在的底蕴,与灯笼有关的文化知识,你知道哪些呢? (预设)灯笼:又叫花灯,也叫彩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现在的人们过节也喜欢挂灯笼,有个成语叫:张灯结彩。 师:那你们知道哪些材质的灯笼? 预设1:铁丝骨架灯笼 预设2:竹篾骨架灯笼 预设3:折纸灯笼 预设4:环保灯笼 小结:灯笼用处繁多、寓意深远,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民间技艺,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 【设计意图】欣赏精美图片,激发学生的对灯笼的兴趣爱好;分享灯笼的相关知识与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热情,从而尊重劳动成果,并以中华文化为骄傲! (三)项目实践。 1.学习折纸球形灯笼的制作 2.学习环保红包灯笼的制作 (四)反思交流。 相信大家都掌握了灯笼的制作技巧,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自制一个专属你们的创意灯笼作品吧! (一)动手练一练:尝试独立制作折纸灯笼和环保灯笼。 (二)动手写日记:通过制作灯笼,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制作小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