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六年级上册欣赏《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了解其结构、音色特点,长弓、顿弓、拨奏三种演奏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创设、对比欣赏、旋律哼唱、舞蹈伴随等音乐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造音响画和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听辨乐曲各段所表达的情绪,感受蒙古人民的豪爽、热情、奔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寻找大自然的声音 (《天堂》背景音乐) 提问:同学们,你见过内蒙古大草原吗 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感受他的无限魅力! 过渡:草原真美啊,看这里正在举行着一场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蒙古人在进行哪些娱乐游戏呢(视听那达慕课件) 二、新授: 1.初听乐曲,完整感知 听后提问:蒙古人在进行哪些娱乐游戏呢?听一首乐曲,乐曲里表现得是那达慕大会中的什么比赛呢? (1)一听乐曲,谈直觉感受。 提问:这是什么比赛?听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场面? (2)复听音乐,取标题、谈论情绪、了解主奏乐器。 提问: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 你能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师出示二胡简介二胡结构:琴筒 琴柱 琴轴 琴弦 千金 琴马 弓子 介绍:二胡又名“胡琴”里弦音色浑厚低沉,外弦音色清脆明亮 让学生亲自尝试拉一拉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心情是怎样的?边模仿拉二胡的动作,边感受聆听音乐体会到蒙古人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细听乐曲,分段欣赏。 过渡:现在我们来分段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 (1)细听第一段。 a、 提问: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场面怎样?为什么? 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6”开始,还有急促的十六分音符来突出场面热闹的气氛。 b、提问:唱着这样的旋律,你体验到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仿佛看到怎样的情形? c、学生回答问题:“热烈的”、“兴奋的”、“跃跃欲试的”“马儿越跑越快” d、生作拉缰绳扬鞭的动作感受乐曲情绪 (2)细听第二段,感受节奏、旋律、演奏方法的变化。 a、听第二段.与第一段对比欣赏,分辨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 、舒展) 听第二段乐曲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段对比欣赏,分辨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 、舒展) 节奏: 四分正附点 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为主 旋律:抒情优美、歌唱性的、如歌的 b.视唱主题 c、听辨主题出现几次? d、聆听二乐段的变化:哪次更舒缓一点? 介绍连弓,做连弓两拍一动感受旋律的舒展 介绍顿弓,作连顿弓手势随音乐每拍一弓律动,感受旋律的欢快感。 介绍拨奏,做拨奏动作感受旋律的跳跃感 老师介绍的第三种演奏方法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e、完整听赏第二段音乐,用三种奏法表现变奏 (3)再现段欣赏: 师:音乐越来越热烈,赛马的场面也激烈热闹了?比赛要分出胜负啦,你们想想下面该进入赛马的什么阶段了?(冲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与哪个乐段的情绪相似,为什么?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回答:与A段旋律相似,节奏相似,乐曲最后采用摸进的方法,最终把乐曲推向高潮。 旋律:更热烈、紧张 节奏:紧凑、密集 速度:快 力度:时强时弱 3. 再次完整欣赏乐曲 在感受赛马音乐形象的同时,根据前边乐曲的分析、聆听,总结出乐曲的曲式结构。 (1)放录音完整欣赏《赛马》(学生看着课前发的《赛马》谱例) 师:刚才我们分别聆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