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学科:音乐 学校 姓名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教我唱歌我唱歌》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叫我唱歌我唱歌》是一首南京六合地区民歌,这首歌曲在南京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南京的民歌《镰刀舞歌》的音调就与它相似,全歌只有四句歌词,“叫我唱歌我唱歌”句是对山歌开始的常用词,歌词采用打比方、用衬词的方式,体现不同特色,歌曲中“新打剪刀才开口,新打轮船下江河,”暗喻自己还是一个稚嫩的新手,表达了好学不倦,学无止境的爱乐情怀。2.学生分析: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段,正如《课标》指出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为此,《课标》规定了具体的“学段目标”,即: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建立的具体目标:1.学唱南京六合民歌《教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表达“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2、学做音乐游戏:跳格子,将 “re、fa、la”三个音符将任意放入格内,再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用“田间劳动”的过程,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2、创意采用“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教学准备: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式导入 律动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不过老师有个要求,等会我唱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告诉我。 播放《叫我唱歌我唱歌》伴奏,教师范唱并做动作。 师:刚刚老师唱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动作?你能够模仿一下么?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对于田间劳动也很熟悉,非常好。 师:那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把刚才的动作做一做! 生:观看,说感受。生:(播种,插秧,收割,扬场)生:播放音乐,生做动作。 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核心过程推进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干活啊,会很累的,那当农民们累了的时候,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休息放松一下呢?师:很好,那唱什么样的歌来放松呢?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欣赏一首劳动中产生的歌曲,听听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初听歌曲 师: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谁来告我老师?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江苏民歌。 1.学习歌曲 师:这是我们南京六合的一首民歌。先听老师用lu来唱一遍旋律,请同学们听一下歌曲的节拍和强弱。 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师,很好,请你们跟着琴用lu把旋律哼唱出来。 2.学习歌词师:唱的真棒,请同学们读读歌词,看看歌词有什么特点?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师:是哪些词呢?谁来读读看?师:这首歌曲他的特点就是这样的,在括号里的这些词,叫做衬词。在民歌中又很多的衬词,衬词可以使歌曲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都说了一些什么。(读歌词) 这些歌词都是比喻自己是个新手,今天我不管来唱歌也好,来劳动也好,我都是一个新手,请大家多多包涵,是谦虚的一种表现。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听看,老师是怎么读歌词的,我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 样? 师:下面我们把歌词齐读一遍,注意红色衬词要重读。 师:这样去读歌词,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的,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把歌词第一段唱出来。 4.提出并解决难点 师:很好,那同学们唱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哪些句子比较难唱,需要帮助的。 5.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生:生:唱歌...... 生:欢快的,活泼的,愉快的,喜悦的.....生:聆听,说感受生:很欢快的,很热情的.... 生:叫我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