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材分析 这首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通过颇具特色的儿童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村一派大丰收的欢乐景象。歌曲为五声羽调式、一段体。引子后的第1-8小节是两个句首相似的平行乐句,节奏相同,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母子(女)俩的对话。第三乐句第9-14小节,节奏紧缩,插入两个过门,表现出兴奋、喜悦的心情。第四乐句为两声部合唱,以断音唱出爽郎的笑声,充分抒发了两人幸福愉快的心情。 最后8小节是一个扩充乐句,节奏拉宽,歌声柔和连贯,使人感受到母亲与孩子间的无限深情。 歌曲的音调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地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分声部演唱歌曲还在打基础阶段,因为学生在艺术上的天赋层次差别很大,所以在识谱和两个声部演唱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中增加让学生跟着钢琴,听和模仿结合进行识谱的教学手段,以减轻学生自学歌谱的困难。 设计理念 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初听旋律时,我采用了新教法“旋律线条”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高低起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在歌曲学习中,要强调情感的处理和歌曲中各音乐记号的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3.能力目标:唱好二声部合唱;认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的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体验小主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中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 师:同学们,音乐可以伴随我们起立、坐下,还能带我们翻越高山。听,下面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感受音乐的起伏,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条”。 师:看,音乐带大家翻越了那么多座高山,你觉得哪座山最难翻越? (设计意图:师通过旋律线条,解决歌曲中较难的旋律) 师从歌曲聆听中启发学生正确表达歌曲中的情绪; 师在复听歌曲中,由“山”的线索,引出农民们丰收的喜悦之情,揭题。 二、练一练 师:同学们,在歌曲中你们听到小朋友的笑声了吗?你们能模仿一下吗? (设计意图:三年级对二声部演唱还很陌生,这也成了本节课中一个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整首歌之前,要解决此重难点) 师带生跟琴练习一声部,并教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来完成; 6 6 6 6 | 6 3 3 0 | 5 5 5 5 |5 2 2 0 ||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师:小朋友哈哈哈笑起来了,妈妈看到家乡的谷垛堆那么高,家乡丰收了,她也笑起来了,你们听妈妈的笑声,你们能跟琴唱一唱吗? 师带生练习二声部,并让生与一声部的音高作比较。 3 3 3 3 | 3 1 1 0 | 2 2 2 2 | 2 6 6 0 ||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师:你们太棒了!妈妈太高兴了,小朋友也很高兴,我们能让他们一起笑起来吗? 师把生分成两个声部跟琴进行练习。 6 6 6 6 | 6 3 3 0 | 5 5 5 5 |5 2 2 0 ||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3 3 3 3 | 3 1 1 0 | 2 2 2 2 | 2 6 6 0 || 三、唱一唱 师:看到家乡丰收了,你们开心吗?就让我们带着快乐来学习这首歌吧! 师:老师先弹一遍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指着歌谱认一认歌谱。 (三年级的学生在识谱方面有了一点基础,应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师只要纠正唱得不好的乐句,这样他们的识谱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师在演唱歌谱时要注意学生们对最后一句乐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