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控制溶解 填空题: 可以用( 搅拌 )( 加热 )(把固体变颗粒、粉末 )等方法来加速物质的溶解。 在20℃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 36克)食盐。在20℃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 204克 )白糖。 在标准条件下,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会用到( 天平 )( 量筒 )等工具。 判断题: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加快某些物质的溶解,例如冲泡奶粉。 ( √ ) 糖含在嘴里不动比用舌头翻动搅拌溶解得快。 ( × ) 把50克食盐放入100毫升凉水中进行充分搅拌后,食盐将全部消失溶解在水中。 ( × ) 4.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次性往烧杯中多加几勺食盐。 ( × ) 5.多余的盐颗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叫做饱和。 ( √ ) 选择题: 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方糖放入装有半杯水的杯中,溶解得快的是( C ) 搅拌、不切碎的 B. 切碎的、不搅拌 C. 切碎的、搅拌 下列关于验证温度影响食盐溶解速度的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B. 冷水、热水一样多 两个杯中放入的食盐一样多。 冲泡感冒药,一般都用开水而非凉开水,其原因是( B ) A.用开水方便 B. 用开水溶解速度快 C.凉开水不能溶解感冒冲剂 4.下列哪种情况下方糖溶解得速度较快?( B ) A. 1克的方糖5粒 B. 5克的方糖粉末 C. 5克的方糖1粒 5.下列关于溶解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将食盐放入水中,立即观察是否溶解 B. 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再观察是否溶解。 C.将食盐放入试管中,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再观察是否溶解。 6.一定温度下,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少量未溶解的食盐,下列方法能使这些食盐继续溶解的是 ( B ) A.加入少量研碎的食盐 B. 加入少量的水并搅拌 C.把它放在冰箱里 7.下列关于溶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B. 一定量的水不能溶解食盐 C.一定量的水能溶解无限量的食盐。 第二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填空题: 液态的( 水 ),固态的( 冰 ),气态的( 水蒸气 ),同样都是水。 用湿抹布擦桌子,过段时间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这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以后会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这种现象叫( 凝结 )。 沸腾时,水会迅速变成( 水蒸气 )跑到空中去,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 在做小组实验“烧开水”时,我们用( 酒精灯 )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把水烧开。记录( 水温 )( 水量 )的变化。 ( 冰 )( 雪 )( 霜 )( 雹 )等都是水的固态形式。 在一般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0℃ )。 使用( 加热 )的方法可以让固态的冰更快变成水。 水蒸气受冷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温度在0℃以上,形成( 露 )。 判断题: 湿衣服晾晒后变干了,是因为湿衣服上的水都滴落下来了。 ( × ) 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河流等水域上方的水蒸气更多,所以空气也比较湿润。( √ ) 云是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 ( √ )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发变成的水蒸气。 ( × ) 将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 )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 ( √ ) 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院子里可能会结冰。 ( √ ) 在不同的条件下,水可以变成水蒸气,也可以结成冰。 ( √ ) 冬季,我们口中哈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 ( × ) 选择题: 同一件衣服,在( A )干得比较快。 天气晴朗时 B. 天气阴沉时 2.下列现象不属于蒸发的是 ( A ) A.打开冰棍包装纸,周围冒“白气” B. 夏天在教室地面洒水降温 C.热天,狗伸出舌头散热 D. 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3. 刚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在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