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24078

2022高考作文深度解析+下水作文 北京卷(1)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0次 大小:10894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作文,2022,高考,深度,解析,下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高考作文深度解析+下水作文 北京(1)卷 真题速递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命题解读 北京大作文之一是一篇命题作文,具体而言是材料加命题的作文,而文体要求是议论文。纵览北京高考作文的命制,都体现着稳中有变的趋势和特点。“学不可以已”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观点,意思是学习不能够停止。“学习”是一种自我的修行和提升,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很大程度上人类在永不停歇地学习改变世界,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各种本领。诚如材料所提“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怪乎,《周易》里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学不可以已”的最好诠释。世易时移,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既有相同之处,也定然不一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考生作答时要选择自己对古今学习的不同感触最深的做深度剖析,体现出自己的思辨色彩即可。 深度解析 2022年北京卷的大作文是二选一的形式,其中第一个要求以荀子的“学不可以已”为思考的原点,进行探究。这一命题的导向非常好,既体现了命题的“守正出新”“稳中有变”的原则,更是非常鲜明地释放了一个信号:注重教材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真正体现学以致用。当前,我们教育界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是教育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等等。生活是始终是我们写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源泉,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声和感悟。 本题考查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具体而言是一道材料加命题的作文,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吃透材料的旨趣,弄懂题目的内涵和外延。文章开篇由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说开去,命题人的意图是说明: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学习是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关键,自古迄今都重视学习,但时代在不断发展,学习的内容、方法、途径等肯定不同了。原来封建科举制度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博得封妻荫子,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光耀门楣,今天我们学习是为了让国家振兴、民族兴旺,世界更美好。从学习方式和途径来看,我们有课堂教学,有网络学习,有自主学习和游学研讨等等。考生要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而且文体是议论文,至少就要考虑清楚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在论证结构上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层次来。 精准审题 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基本点: 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特指义等。 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 3.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 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一)“学习今说”这个题目,其实可以从短语的角度来思考和进行立意的提取。“学习今说”是关于“学习”的观点、理念的当前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