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小狗包弟 巴金 本课任务: 一、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二、认识文革的悲剧,体悟忏悔的真情 三、探究巴金忏悔的现实意义 四、高考链接,练一练 第一学时:自主预习 一、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巴金,1904年生,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字 ,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 )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 1982年获“但丁国际文学奖”。 李尧棠 芾甘 《雾》《雨》《电》 《家》《春》《秋》 《随想录》, (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小狗包弟的故事 (10-13)作者的歉意与忏悔 1、本文思路层次? (2-9) ——— 一、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文眼指最能反映文章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关键句子。)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第二学时:展示交流 作者说要怀念包弟,想向它表示歉意。 让我们从一条小狗、一个时代、一位作家 三个方面来探究。 二、认识文革的悲剧,体悟忏悔的真情 一条小狗: 包弟是一条什么样的狗?从哪些事可看出。 它又有怎样的命运? *不咬人,对陌生人吠,一声叫唤就跑开; *作揖讨糖果吃; *日本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拍摄它的镜头; *由起女士非常喜欢包弟; *萧珊喜欢包弟,讨骨头喂它。 *每天在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聪明伶俐 善解人意 依恋主人 讨人喜欢 包弟的命运是悲惨的———被送上了医院的解剖台做实验用 (1)包弟的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与它的悲惨命运形成对比,反衬出这个时代的残酷。 (2)为下文写家人对包弟的难舍和作者深深的歉疚与忏悔做铺垫。 写作启示: 首段写了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有什么作用? 结构: 两个类似的例子,表现了这类事件的普遍 性。以狗的仁义反衬人的无情。 奠定了伤痛的感情基调。 提示:从结构、手法、基调、思想内容来分析。 表现手法: 为下文写包弟的故事作铺垫、引起下文。 对——— 人不如狗。狗的忠诚,人的背弃。 感情基调 思想内容: 以小见大 文中有三次说“您的小狗怎样”,有什么作用? 一是从侧面衬托了小狗包弟的可爱,连见过它一面的日本友人也对它念念不忘。 二是反衬“杀”狗者的凶残,这里的“凶手”不是具体的,而是一个时代。 三是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将小狗的命运由无忧无虑的时代过渡到被送上医院解剖台的结局。 一个时代: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抄四旧”等字眼交代了时代背景———文革时期。请仔细阅读7———9自然段,看哪些词句可体现作者处理包弟的矛盾心理?你从这里感受到文革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小孩大喊大叫:我胆战心惊,害怕,欲送走 ;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 ;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几次打门捉小狗 拿着东西进进出出 大声叱骂 摔破坛坛罐罐): 实在可怕,睡不好觉,想得很多 ;最后决定送到医院去。 矛盾心理:害怕连累 却送人无门 痛苦 担忧 却无奈送走 一个时代: 你从包弟这里,参照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课后练习二的第1点中巴金的遭遇,你感 受到文革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作者因害怕而变得懦弱,无奈地送走了包弟,可爱而通人性的包弟被人剥夺了生存权; *认识的人掉头离去,小狗温情却凄然死去; *有良心的作家竟惨遭迫害。 文革:残暴无情、人性扭曲。 把一条小狗放在这样一个惨无人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