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复习试卷(试题)-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 青岛版(五四制)(2017) 一、选择题 1.面对地震,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 A.没有预兆,听天由命 B.研究规律,及时避险 C.掌握规律,杜绝地震 2.把加热的水装在密封袋中,然后放在冷水里,它会( )。 A.沉下去 B.浮在水面 C.不确定 3.下列变化生成新物质的是( )。 A.粉笔折断 B.粮食酿酒 C.盐酸挥发 4.下列水的状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水结成冰 B.冰雪融化 C.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 5.小孔成像是( )。 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倒立实像 6.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 。 A.跳楼逃生 B.乘电梯离开 C.就近躲避 7.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热传导的方向是从内向外。 B.热能在真空中传递。 C.把木屑放在水中,给水加热,木屑马上就漂起来 D.塑料传递热的能力比陶瓷差,但是比木头强。 8.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 9.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星空,人们将星空划分为很多区域,称为( )。 A.星区 B.星域 C.星座 10.雨后彩虹的形成,小雨滴起到了( )的作用。 A.三棱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11.( )被公认为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 A.活字印刷术 B.木活字印刷 C.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12.冬天、用燃气灶给八宝粥加热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面的哪个方法又快又省火?( ) A.把锅盖盖上 B.加大火力 C.用勺子不断搅拌 13.铁生锈过程中,伴随的主要现象是( )。 A.产生气体 B.颜色改变 C.发光发热 14.在星空中,各天体围绕的中心是( )。 A.北斗星 B.太阳 C.北极星 15.在均匀涂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点加热,可以看到蜡熔化的方向是( )。 A.从中心向四周 B.从四周向中心 C.不确定 16.地核的半径是( )。 A.2870 千米 B.3400千米 C.6370千米 二、填空题 17.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一般来说_____物体比_____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8.烧水时,冷水和热水相对( ),使水产生了( )。热在水中主要是以这种方式传递的。 19._____和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20.雨后,空气中悬浮着很多( ),它们会像( ) 一样把阳光分散成7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自然界中形成彩虹的两个条件是( )和( )。 三、简答题 2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22.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热辐射的3个例子? 四、实验题 23.请你设计一个热传导的实验、简要记录并叙述。 实验器材:_____ 实验步骤:_____ 实验现象:_____ 实验结论:_____ 24.实验名称: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在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 ),用土豆泥模拟(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五、综合题 25.画出潜望镜中的平面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B 6.C 7.BD 8. 高 低 热传递 9.C 10.A 11.C 12.C 13.B 14.C 15.A 16.B 17. 深色 浅色 18. 流动 热对流 19. 地震 火山 20. 小水滴 三棱镜 太阳光 小水滴 21.答: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的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形成卵石。 22.烤火取暖;太阳能热水器;保温瓶的银膜。 23. 酒精灯、铜棒、凡士林、火柴棒等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上。 (2)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 火柴棒从距离酒精灯由近到远依次掉落下来 热传递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 24. 岩浆 火山 有热气冒出,土豆层开始微微冒烟;受热后番茄酱溢出 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压力的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