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51975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395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cover
15.1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1、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第一节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时).【课本第117~120页内容】 2、教材先是通过生活当中具有对称性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交流、讨论出它们共同的特征,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而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剪纸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含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图形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的特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讨论探究,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及轴对称图形特征. 难点: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突破:通过生活中的实物亲身观察、感受轴对称图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亲身体验创造轴对称图形,加深轴对称图形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剪刀等; 学生准备:剪刀、纸、直尺、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有人说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我却认为他是一门有趣味的学科,不信你们瞧大屏幕. (播放《千手观音》) 师:这是春晚的一个节目,叫做《千手观音》,下面这幅图呢,是老师从刚才这个视频当中截取下来的,中间是人,两边全是手,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你们觉得这幅图有什么性质的? 学:对称性. 师:(播放课件)这幅图片大家认识吗?这个地方大家去过吗?那么这幅图片具有什么性质呢? 学:对称性. 师:现实世界中,许多物体具有对称性,如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气势恢弘的天安门的正面图,显示出和谐、庄重的对称美.本章我们将学习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图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15.1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师:人们很欣赏物体的对称美,设计师、艺术家常利用对称性使作品美观大方.请看: 师:同学们能否感受到这些图形的对称美. 学:可以. 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具有对称性的平面图形,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上述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有什么特点呢? 师:请你想一想: (1)将上图中的每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2)以蝴蝶图片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并出示课件.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4)引导学生分析概念,老师加以总结. ①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平面图形而言的,是指这一个图形的形状特征. ②对称轴既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而是一条直线. 3、手脑并用,理解新知. 教师出示两个问题: (1)摆一个从正面看,身体的正面平面图是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2)你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吗? 师:老师这里也有两个例子,请同学们来看看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出示校园中的两张图片,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四、合作交流,应用新知. 1、师:我们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教师出示问题一.(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