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67755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9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
  • cover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 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民歌“花儿”,能听辨出乐曲AB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拍和不同的速度,情绪,能用打击乐器配奏A乐段,哼唱B乐段,并能进行舞蹈编排。 3.用听,唱,想参与等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花儿与少年》的特色。 2、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教学准备: 手风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大家仔细听,猜一猜歌曲中的“花儿”是什么意思。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 提问学生。 二.介绍“花儿” 师:这首《花儿与少年》的花儿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对小姑娘的称呼,把小姑娘比作美丽的花儿,二是指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它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现在老师就先带着大家看一看这个美丽的地方。 播放课件,并解说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它有着秀美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在每年农历五六月间他们会自发组织“花儿会”,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参加,在“花儿会”上人山人海,人们对歌,赛歌,不信,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花儿会”视频。 三.感悟 1.初听全曲,欣赏手风琴版《花儿与少年》(教师自己演奏)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花儿与少年》,还可以用哪些艺术形式,或手段来表现乐曲?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出正确答案并亲自弹奏,提出问题 A,本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B,乐曲分为几部分,有没有重复的(从情绪,节拍,速度,音区,节奏等方面来判断) 师讲解刚才的问题,并引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引子+A+B+A+尾声 2.逐段欣赏 (一)引子 欣赏后让学生总结拍子(四二拍),速度(稍慢,引子的自由性) (2)A主题 (1)课件听赏,并找出节奏型XXXX X,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把它打击出来。师总结:前面四个十六分音符时值相同,速度均匀,两拍子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强,第二拍弱,带领学生再次实践,体会。 (2)打拍子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一直拍手,也可以第一拍拍手,第二拍轻拍桌子,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形式的打拍方式,(两人拍手合作),让学生跟着音乐,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把节奏打击出来。师及时鼓励表扬。 (3)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花儿”装扮得更漂亮一些好吗?导出课件 拍手 x x | x x | x x| 小沙锤 oxx |oxx| oxx| 串铃 o x |o x| o x| 鼓 x xx |xxx|xxx| 师讲解每种乐器的节奏型,找同学上台,参与,实践,其他学生在自己座位上随着音乐拍手,点响指,左右摆动。 (4)演奏完毕,师小结,加入了打击乐器的配奏,是不是情绪上更激动,使音乐听起来更丰富了。 (5)及时让学生回忆这一主题的乐器,师引出电子合成器,并稍作解释。 (6)总结这一主题的拍子,速度,情绪 这一环节的学生活动实践加入的比较多,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自主学习。 (三)B主题 (1)听赏,并让学生自己总结拍子(由原来的四二拍变成了现在的四三拍),速度(变慢) (2)让学生用LA音跟手风琴模唱,(注意连音线唱足六拍) (3)唱谱,边唱边画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感受优美抒情的旋律 (4)让大家思考三拍子会让人联想起什么,师启发,会让大家联想起欢快的舞蹈,就像我们曾经学习的青年友谊圆舞曲一样,让大家全体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三拍子的舞蹈动作,并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翩翩起舞。 (四)重复的A主题 启发学生找出与A主题的不同 (5)完整地听赏感受这首青海名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