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8593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3 《宇宙的边疆》课件(40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070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13,宇宙的边疆
  • cover
(课件网)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的有关知识。 2、掌握解说词的特点。 3、激发求知欲和培养探索精神 卡尔萨根(1934-1996) 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公众科学家”。其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 走进作者 走进文本 本文选自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依靠对事物的准确叙述,语言的渲染来感染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 1、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对事物进行解说和拓展。 解说词的特点 2、解说词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要抓住听众。 整体感知 1、本文重点说明的对象有哪些? 2、全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宇 宙 星系 恒 星 太 阳系 地球 3、根据说明顺序,文章分为五部分: 一、(1-6)第一部分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 探索宇宙的意义; 二、(7-11)第二部分介绍星系; 三、(12-14)第三部分介绍恒星; 四、(15-16)第四部分介绍行星和太阳系; 五、(17-18)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即由远及近、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由整体到局部。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协调。 4.为什么运用这样的空间顺序? 5.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6.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的;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教师小结 1.说明内容: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重点介绍了星系、恒星、彗星、行星等相关的宇宙知识,揭示了宇宙空间奥秘。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即由远及近、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由整体到局部。 银河系 1022 1 百万 光年 草 帽 星 系 恒星 大世界 恒 星 大 世 界 1012 1000 亿 km 太阳系看起来变得有点小了... 慧 尾 从这个高度,我们能看到太阳系和行星运行的轨道 1011 100亿 km 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轨道,是白色的.... 109 1 百万 km 此刻,地球看起来很小了... 108 100.000 km 北半球,和南美洲的部分 107 10.000 km 回 到 家 园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议论。议论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