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95345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优质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9547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PPT,33张,课件,优质,鉴赏
  • cover
(课件网) 如何读懂小说 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 1、人物 2、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 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A、正面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 B、侧面描写-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等 C、细节描写 3、环境 从哪些角度解读人物形象? 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揣摩小说作者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 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的侧面描写 (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等)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在环境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步骤: 1、画出小说中关于人物的语句。 2、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3、从上述切入点入手,归类概括。 4、选择恰当的词句,分条表述。 典型例题2015新课标卷:《塾师老汪》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①是个大方的人,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 子随便听; ②是个友善的人,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 力开导安慰; ③是个有分寸的人,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 ④是个识大体的人,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 (答出一点给2分,6分止。) 温馨提示: 1.立足原文,不无中生有。 2.评价客观,不过分拔高。 3.全面分析,不漏要点。 4.分条表达,不随意。 5.规范书写,不涂抹。 答案: 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 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 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就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相似之处(6分):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不同之处(2分):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主题探讨: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生动地刻画出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与外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同,中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是宗教而是语言。这部稍嫌琐碎的小说,用不断出场的人物来说明,在中国,语言是一个人气脉里最厚重的东西。语言这个东西的顺畅流淌很玄妙,不能靠血缘,不能靠爱情,不能靠道德,不能靠等级划分,甚至连机缘也靠不上。所以,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被语言削薄了身子,变成一个孤独的手掌,尽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覆盖自己手掌上孤独纹路的另一只手掌。 1.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