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27391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 《对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35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
  • cover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卷网-义务教育教课书音乐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对花》教案 教学分析: 《戏曲撷英》是2011人音版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为学生采撷的是豫剧、越剧、评剧和黄梅戏这几朵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之花。每个剧种都是通过一个经典的名剧名家名段来展示其魅力,让学生获得对戏曲音乐艺术的体验。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这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代表剧目,通过学唱戏曲名段《对花》让学生了解黄梅戏的有关知识,接触一个剧种黄梅戏;知道一个经典剧目《打猪草》;认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体会黄梅戏的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成长的过程中,情感、情绪、意志不稳定,课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易变性,他们对于流行歌曲情有独钟,对于中国地方戏曲传统音乐知道的甚少,并羞于表现,所以本节课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正确的引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大胆的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演唱活动体验黄梅戏的唱腔特点,了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感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观看视频,聆听,接龙 ,学唱,感受等多种音乐活动 3、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并能分角色有表情地表演唱。 教学内容:学习黄梅戏《对花》 教学重点分析: 1、能用甜美、流畅的声音演唱《对花》,且学会用安庆方言演唱,通过歌声表达一对少年间的纯真友谊。 2、学生能够有感情的分角色演唱和表演唱《对花》 3、学习了解黄梅戏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 1、一字多音的演唱。 2、用唱腔音调创编反应学习或日常生活的唱和同学一起对唱。 教师针对难点带着学生充分实践:多听、多唱、多做、多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其风 格特点。达到熟练准确的演唱 课题研究切入点: 课题研究主题为“信息技术与音乐审美情趣的课堂融合,在艺术教学中,审美贯穿着音乐整个核心教学从教学的导入、演唱、评价等环节,都传递出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教师艺术素养的审美高度,信息技术的介入,与审美表达相融合,让教学的环节变得更容易实施,教学重难点更容易突破。 信息技术运用切入点: 本课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高效教学目的,在重难点突破时运用信息化音乐剪辑、分段模唱、全民伴奏唱K等形式突破重难点,在学生评价方面利用高科技电子打分,电子独白,电子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听觉、视觉效果好,提高评价展示效率。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戏曲氛围 1、黑板上挂戏曲脸谱 2、大屏幕播放戏曲经典唱腔 师生随锣鼓经手拿戏曲脸谱走圆场进教室。锣鼓经都采用文字记谱,所用文字及代表的含义并不统一,较为流行的记谱法中:“乙”代表板;“仓”代表大锣;“台”代表小锣。 一、导入新课: 1、录象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和一起来欣赏两段录像。 (多媒体播放《女驸马》、《天仙配》片段) 师:听过刚才的两段音乐吗? 它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这是黄梅戏的两段剧目经典片段) 这段戏属于什么剧种?它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设计意图:这段戏学生比较熟悉,而且也会唱上几句,利用这段视频来引入课题 简介黄梅戏: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后流行与安庆、怀宁一带,成为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课件展示) 师:说到黄梅戏我们不能不知道黄梅戏表演艺术严凤英。他可以说是黄梅戏的缔造者,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介绍严凤英: 严凤英(1931———1968)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了有关黄梅戏的知识后再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