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37917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东北风---二人转戏歌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3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
  • cover
东北风--二人转戏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体验二人转唱腔,正确把握歌曲情绪,了解二人转戏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二人转及二人转戏歌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东北民间音乐二人转,体会发掘民间音乐的魅力。 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东北传统民间音乐二人转,及二人转发展至今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后形成的二人转戏歌。 关键: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 教具:钢琴 课件 打击乐器 扇子 手绢 教学过程: 1导入:感受庙会看戏情景 (播放老师本人与家人庙会看戏短片,边播边介绍) 这是去年四月家乡庙会时的情景,(1)我的父老乡亲们,(2)我的姑姑们,(3)我的姐姐(4)这是我第爸爸、妈妈(5)唱戏时的情景(6)哎,主要人物登场了(老师本人)。(7)家庭聚会的情景。(8)家乡的中学(9)这个全身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大帅哥是我的外甥,大家都叫他泉儿哥。 师:每年这个时期,亲戚们借着看庙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看我们地道的东北二人转。(老师自己生活中看二人转的短片来引出二人转,让学生感受民间音乐在民间) 2.师:你们听过二人转吗? 在哪? 你们印象中的二人转是什么样的?(与学生交流) 二、新授 1、二人转介绍 二人转史称蹦蹦戏,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属于走唱类曲种。边说边唱,载歌载舞,是北方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东北有种说法”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当然,二人转不只是我们通常看到的二人转,它分为“单”“双”“群”“戏”四类。 单: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 双:双玩艺,名副其实的“俩儿”人转。载歌载舞。 群:群活儿,群唱群舞。 戏:歌曲中唱到的“小曲儿,小帽儿,拉场戏,哟呵呵(唱出来)”中的“拉场戏”小旦和小丑为主的民间小戏。 2、(1)了解到这,大家想不想看段纯正的东北二人转“解解渴”?看短片时请大家注意听一下二人转的伴奏乐器有哪些?(看完后) (2)怎么样?与你们心中的二人转一不一样?你都听到了什么乐器? (3)(介绍二人转主要伴奏乐器)唢呐 板胡 锣鼓 竹板 (4)今天我带来了几样二人转第伴奏乐器,鼓(打个节奏)锣:注意敲锣要敲锣第中间。 (学生体验打击乐器) 3、(1)二人转发展到今天有300多年的历史。时代在变化,民间音乐也在变,二人转发展中吸取各种艺术精华,二人转曲调与当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成一种新的戏种,被称为戏歌。 (完整聆听二人转戏歌———二人转转歌) 这首歌是由小沈阳与沈春阳夫妻搭档一起演唱的二人转歌。 (2)戏歌综合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戏曲唱腔和带有鲜明时尚元素的通俗歌曲的技巧,又像戏又像歌既能让带有怀旧情怀的中老年观众接受,又能得到年轻人的喜爱。我来给大家唱一段(范唱) (3)同学们拿起手中的歌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歌词,有没有你们不懂的地方? 例如:插科打诨()表演中引入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翩跹:旋转飞舞(指舞蹈动作) 得里根隆(衬词)表现欢快心情。 (4)(学唱) a(发声)这首歌调比较高,唱起来有点困难,我们先来发发声调整一下歌唱状态,试试哼鸣,感觉口里像含一口水,用呼吸带动你的声音,轻轻的,像这样(范)(5 4 3 2 1) 二人转演唱中常常口语化,比较接地气儿,演唱时也会与歌谱有些差异,儿话比较多,例如:一块手绢,一把小扇儿 b二人转唱功讲究:味儿,字儿,句儿,板儿,调儿,劲儿六个字,韵味要足,吐字要清,句头要整,板头要平实,强调要优美,气要足(唱第二遍) c加速度唱(3) d分角色唱(4) e跟音乐唱(5) 三 拓展 1 你们知道第二段歌词中的“舞蹈绝活”中的“绝活”有哪些吗? 二人转“四功一绝” 四功:唱、说、做、舞。四功“唱”为首,“说”指说口,以插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