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44009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小巫师》说课稿

日期:2025-09-1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3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九年级,音乐,上册,小巫师,课稿
  • cover
《小巫师》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巫师》,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小巫师》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欣赏课,是法国作曲家杜卡最著名的作品,创作于1897年。这首乐曲是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题材,将有趣的故事写成了一首生机勃勃、意趣盎然的管弦乐作品。 《小巫师》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魔法师有一把扫帚,他只要念咒语,扫帚就能干各种事情。一天,魔法师不在,他的徒弟小巫师偷懒不想挑水,就念起了咒语,命令扫帚去取水。扫帚果然行动起来,渐渐地,水缸里的水满了,可是小巫师睡着了。扫帚继续挑水,水越来越多,在整个屋子里泛滥。这时,小巫师睡醒了,他看见屋里已成水塘,想赶快让扫帚停下来。可是,他忘记了扫帚停止工作的咒语,他一急,就用斧子劈开了扫帚,但被劈开的扫帚变成更多的新扫帚,它们继续挑水。幸好魔法师回来了,师父念起咒语立即结束了这场灾难。通过本节课的聆听学生可以感受小巫师活泼欢快的旋律,辨识主题,想象各主题所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九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另外九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小巫师》的欣赏与体验,增强学习兴趣,感受《小巫师》欢快、活泼的情绪,感受音乐的魔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通过故事分析音乐、通过音乐联想故事两种方式,加强把握准确音乐形象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熟悉并能背唱作品的主题音乐,认识杜卡及其代表作品。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聆听《小巫师》,感受小巫师活泼欢快的旋律,辨识主题,记住并哼出音乐的主题旋律。 难点是想象各主题所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情景创设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媒体导入———感受体验———探究学习———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媒体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采用多媒体导入法,欣赏《哈利·波特》电影片段,并请学生介绍《哈利·波特》的故事梗概由学生自由回答,学生通过既有的知识经验能够大致说出《哈利·波特》的故事情节,然后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哈利·波特》描写的是年轻的魔法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的故事。魔法的世界是非常绚丽多彩的,今天我们也化身小巫师,乘着魔法扫帚前往魔法世界感受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