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59537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庖丁解牛/《庄子》》课件(31张 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268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PPT,31张,课件,庖丁解牛/《庄子,欣赏
  • cover
(课件网) 庖丁解牛 ——— □ 《庄子》 自主赏析 课前自学预案 向  响  声响  盖  盍  何,怎样  善  缮 修治,此指拭擦 没有不是 此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此指很难下刀  两个词,虽,虽然;然,这样  动作因此 名词,天道,自然的规律 名词,主张,学说 名词,道义,正义 动词,取道 名词,道路 名词,方法 动词,说,讲 动词,剖开、分割 动词,消除,免除 动词,解释,解答 动词,理解,明白 形容词,众 名词,类 名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动词,灭族 表疑问语气,呢 表反问语气,呢 助词,用于形容词后 介词,相当于“于” 助词,用于象声词后 助词,用于副词后,表状态 代词,这样 助词,用于形容词后,表状态 介词,引出对象 介词,从 介词,对于 每年  每月  厚度 五、特殊句式 (1)①良庖岁更刀,割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以上句子都是_____。 (2)①如土委地 ②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以上句子都是_____。 判断句  省略句  (3)技经肯綮之未尝 上面的句子是_____类倒装句。 (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上面的句子是_____类倒装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一、作家剪影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曾经做过漆园吏。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讲求天道,主张自然无为。其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庄子》中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崇尚自然无为的庄子 二、资料存盘 宣扬人的“天然本性”的《庄子》 《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1.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2.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3.提出辩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课堂探究学案 1.课文先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再写得“道”的原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思路】 课文的写法是先写结果,后写原因,这样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先写解牛的精彩表演,容易吸引读者,给人印象深刻,激起人们的悬念;二是便于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乃中《经首》之会”? 【参考思路】 作者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及悦耳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展现了庖丁技艺高超,又为下文申述其之所以如此作了自然的铺垫。 3.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思路】 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从庖丁的话中可以得知。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