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73027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孟子见梁惠王》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7102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单元,PPT,23张,课件,孟子见梁惠王
  • cover
(课件网) 孟子见梁惠王 人教版 高二(下) 目录 壹 教学目标 贰 解字探幽 激发兴趣 肆 研读明旨 探讨交流 伍 拓展明理 探究传承 陆 总结与作业 叁 诵读明意 检测预习 教 学 目 标 壹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 2、研读文中体现的儒家“仁政”的观点。 3、积累文言字词句,把握文意。 1、通过探究孟子“义利观”的借鉴意义,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 2、学会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通过课前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通过诵读,激发学生热爱国学经典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 学 目 标 Teaching objectives 难点 孟子的“义利观” 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教 学 目 标 Teaching objectives 解字探幽,激发兴趣 贰 解字探幽 激发兴趣 News Induction, Inspire Interest 利 义 诵读明意,检测预习 叁 诵读明意 检测预习 Read aloud and preview the public opinion test ①原文: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 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诵读明意 检测预习 Read aloud and preview the public opinion test 如果轻视义而重视利,那么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以他的君王为后的。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②原文: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研读明旨 探讨交流 肆 探讨1: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梁惠王观点和孟子观点的语句? 研读明旨 探讨交流 Studying Ming Dynasty and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由此概括: 梁惠王的观点: 求利 研读明旨 探讨交流 Studying Ming Dynasty and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孟子的义利观:行“仁义”舍“利” 探讨2:孟子和梁惠王的观点不同,可是孟子还是劝说梁惠王,他有何目的?成功了吗?请说明理由。 研读明旨 探讨交流 Studying Ming Dynasty and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知识延伸: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 “仁”的思想体系,发展为仁政学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仁政学说 民本思想 性善论 探讨2:孟子和梁惠王观点不同,可是孟子还是劝说梁惠王,他有何目的?成功了吗?请说明理由。 研读明旨 探讨交流 Studying Ming Dynasty and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仁政”主张 拓展明理, 探究传承 伍 拓展明理 探究传承 Expand the theory,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难点突破 孟子的“义利观”有何借鉴意义?请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 央视快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2019-03-25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主席22日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一段话,赢得无数人的由衷点赞。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无我”是一种勇毅信念。......心为物役就会迷失自我,心有杂念就会患得患失。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自然就没有“小我”的位置,于是也就能不言私利、恪尽职守、夙夜在公。 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正是习近平主席许党许国、忠于人民的鲜明写照... “为民”是一种信仰。习主席曾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关链接: 孟子的“义利观”有何借鉴意义?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