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86913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认识声现象(Word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403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认识,答案,Word,现象,练习
  • cover
1. 认识声现象 知识点 1 声的产生 1.下列物体中,不是声源的是(  ) A.飞行的蜜蜂 B.运转的电动机 C.绷紧的橡皮筋 D.发声的钢琴 2.如图示,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发声的音叉弹起小球;发声的扬声器弹起小纸屑。这些物理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3.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乐器可分为三种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吉他、钢琴、笛子、唢呐、鼓和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乐器,锣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振动产生的;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振动产生的;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振动产生的。 知识点 2 声的传播 4.如图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C.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 6.如图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而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 知识点 3 声传播的速度 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 8.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因为(  ) 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大 9.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播三次响声的介质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 知识点 4 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10.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_____;频率高于_____的声叫超声,频率低于_____的声叫次声。 11.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 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400 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  )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 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 1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停止了。原因是手(  )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13.某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钢板 B.真空带 C.磁性物质 D.水袋 14.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 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 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1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会立即消失 B.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图示的几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实验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这应用了物理实验探究中的一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