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93128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7-3-选择+简答(学生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40250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年,选择,解析,学生,简答,07-3-
  • cover
专题07-3选择+简答 一、选择简答 (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 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 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 时空限制而② 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 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 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 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 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 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 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 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 。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 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 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 花① 。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一:白色的刺槐花(也叫 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 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 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 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 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 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022全国新高考1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 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 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 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 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 而高于23.9,就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