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运与抗争———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这一单元,学生们面对的是西方戏剧发展源头上的一座里程碑,一部伟大的古典悲剧。教材选入的是第三场和第四场,但是这样一部剧情紧凑,语言凝练,充满了命运的拷问和哲理的思辨,又比较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作品,更适合开展一次整本书共读活动。所以我给学生印发了罗念生译的《俄狄浦斯王》剧本和导读方案,把这一单元设置成了整本书共读单元。 我们这次共读活动前后用时一个月。前期我们通过课下小组共读、课上师生共读的方式熟悉剧本和故事情节;以不同的角度复述故事情节;设置思考题,师生共同探究,让学生尽可能地深入了解剧本,并对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后期,我们主要研讨作品主题,重在形成“我认为”。余党绪老师指出“整本书阅读要在对话中达成对文本的分析、判断和评估,形成自己的态度、判断与观点。”但我的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有限,所以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学生借助资料,以小组的合作的形式自选主题并深入分析,然后条理清晰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形成小论文。 最终,我设置了一节共读成果展示的公开课。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命运与抗争这一主题。我的教学实录就是这一部分。整个共读过程我都是本着“以思辨推动读写,以读写推动思辨”的理念,期望给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与思辨读写的启示。 下面将本次整本书共读活动的导读方案展示如下: 【学习目标】 1.能够选取一个角度复述故事情节。 2.通过阅读剧本及对情节的分析,知道什么是悲剧,可以判断什么样的作品是悲剧。 3.知道突转和追溯的手法。 4.运用转换叙述视角和追问反思的阅读分析方法,学习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 5.对作品表现出来主题进行探讨,对命运与抗争的主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流程】 共读分析阶段: 《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是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的第一单元,这部作品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教材节选了戏剧的第三场和第四场。我们的共读活动,要求大家读整部剧本(约三万字)。 共读分析流程如下: 小组共读,师生共读,熟悉剧本和故事情节。 各小组选取不同的角度复述故事情节。 提示可选择的复述角度: 以俄狄浦斯的角度叙述这个故事 以王后伊俄卡斯忒的角度叙述这个故事 以观众的角度叙述这个故事 以全知全能的角度叙述这个故事 以忒拜城牧羊人的角度 按照故事的事实顺序叙述这个故事 …… 3、人物分析思考题 俄狄浦斯的性格中,有哪些主要的因素? 俄狄浦斯的命运中,有哪些关键的节点? 盲人先知有什么寓意? 面对真相,王后的态度与俄狄浦斯有什么不同? 斯芬克斯之谜究竟是个怎样的谜? 4、主题探究(发放导读资料,师生共同研讨相关主题) 提示可选择的角度(也可自定主题): 关于命运 关于反抗 关于选择 关于责任 关于忏悔 关于真相 成果展示阶段: 基于文本阅读、小组讨论和师生研讨,掌握相关知识,并对主题有自己的认识,对命运与抗争这一主题,展开条理清晰地阐述。 展示课流程如下: 1、请两组同学分别从俄狄浦斯王和伊俄卡斯忒的视角复述故事。(教学资源中附有学生的复述稿) 以不同的视角讲故事,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人物身份地位不同,知道的事情不一样。 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人物态度不同。 人物的心态是复杂的,在变化中的。 从不同角度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提示:填补情节上的空白 有助于把握人物性格 2、亚里士多德称《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 什么是悲剧?(从人物、结局,过程、给人的启示入手思考)学过的课文,哪些可以被称作是悲剧。 提示: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过程) 悲剧的主人公:美好的、英雄式的人物,具有坚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