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1315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试卷(十二)(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1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文言文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试卷(十二) 一、文言文阅读 拓展阅读。 宣王好射 齐宣王喜欢射箭,并且喜欢别人称赞他臂力过人,能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不过三石的力气就能拉开。 他把这张弓交给左右的人传看,左右的人都试着拉,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装着拉不动的样子,并恭维说:“这张弓没有九石的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还有谁能够使用这张弓呢?” 齐宣王听了,非常得意。 虽然他所用的弓不过三石,但直到死他仍以为他用的弓是九石。三石是实际,九石是虚名,可见,齐宣王喜欢图虚名,脱离了实际。 1.齐宣王喜欢别人如何称赞他? _____ 2. “除了大王以外,还有谁能够使用这张弓呢?”把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文中的标下划线的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_____ 3.齐宣王真的具有九石的力气吗?他周围的人为什么要这样说? 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讳①输棋 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 注释:①讳:忌讳;②和:和棋,平局。 5.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句的意思. (1)次日( ) (2)胜负何如( ) 6.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在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 7.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8.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志:_____。 善哉:_____。 9.想象一下,伯牙还会想到哪些动人的场景?锺子期又是怎样称赞的呢? (伯牙)志在明月,锺子期曰:“_____。”志在_____,锺子期曰:“_____。” 10.由于《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用“_____”比喻知音难见成乐曲高妙。 阅读,完成练习。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 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11.在下列语段的正确停顿处用/断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欲:_____ 乃:_____ 误:_____ 或:_____ 阅读文言文。 滥竽充数①(节选)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②之,廪食③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充数:凑数。②说:通“说”,喜欢。③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官府供食。 13.“齐宣王使人吹竽”中的“使”的意思是(  )。 A.命令,派 B.出使 C.假使 D.使者 14.“好一一听之”中的“好”是指(  )。 A.善,好 B.友好 C.喜欢,喜爱 D.很 15.南郭先生不会吹竽,那他为什么能在乐队里混过一次又一次呢?(  ) A.因为南郭先生聪明。 B.因为齐宣王喜欢让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C.因为他吹竽吹得很好。 16.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 课内阅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翁,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 17.解释下列字词。 庭:_____ 皆:_____ 光:_____ 弃:_____ 18.“足跌没水中”加点字的读音是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19.当孩子掉进水缸后,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有何不同? 其他小朋友:_____(用原文回答) 司马光:_____(用原文回答) 20.“水迸”说明了什么? _____ 21.从这个故事可见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 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