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课《小 猫 钓 鱼》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 “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为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 《小猫钓鱼》是一首叙事歌曲,音乐活泼风趣,它以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富有教益的故事,使他们在音乐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小猫钓鱼时的两种态度和两种结果,教育孩子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同学经过前面的音乐学习对音乐课有了一定的兴趣,能够初步分辨乐曲的情绪。但是力度对音乐的影响孩子们还把握得不太好。 本课欣赏的歌曲大多数孩子可能听过这个故事所以对教学会有一定帮助。 3、教学方式: 采用了创设情景、对比体验与表演的教学方法,视听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4、技术准备: 歌曲动画,小动物头饰,课件 三、问题框架: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1、 问题: 如何理解力度对表达情绪产生的影响。 表演时不怯场。 2、对策: 在完整听完歌曲后分段细听,重点句可以拿出来反复练习体验。 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四: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技能目标:1、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通过歌曲情节的变化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 知识目标:会唱《小猫钓鱼》,能体会、理解每一段音乐所表现的小猫的不同心情,并能用歌声表现。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活泼有趣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音乐情景表演的表现与创造。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猜谜游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猜谜游戏好不好?(好) 听好了:八字须,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打一动物) (学生回答:猫。) 师:哪位同学愿意扮演我们今天的主人翁--小猫呢?) 生:举手示意。(老师选出一名同学扮演小猫的角色) (二)、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那我们现在就跟着这只小猫咪去郊游,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们问问这只小猫,今天你打算带我们去哪儿啊? 生:去郊外的小河边钓鱼。 师:我们今天一起进行音乐情景表演《小猫钓鱼》(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引出课题《小猫钓鱼》) 聆听音乐片段一 旁白:同学们,我们看着这幅图想象一下,小猫现在带着我们来到了郊外美丽的小河边,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暖暖的太阳,清新的空气,一路上有树、有花、有草。河里还有许多的鱼儿游呀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音乐故事呢? 我们一起听———(师播放课件) 1、 师:同学们,小猫钓到鱼了吗?(没有) 没钓到鱼,小猫去干什么了 (追蜻蜓去了) 师:这只小猫只顾着去追蜻蜓,不专心钓鱼,看!一条鱼都没钓着,真是让我们也为它感到遗憾呀。 2、师:同学们在这一段里我们再听一次,重点去感受这一句———它丢,它丢,它丢下钓竿把蜻蜓找。”(再播放一次音乐片段一) 师:唱到这里的时候小猫心里在想什么? (小猫很犹豫,想到底去不去追蜻蜓) 为什么歌曲中有三个“它丢”呢? (心里很矛盾,在进行着激烈地思想斗争) 师:那我们现在就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小猫矛盾的心情吧!谁愿意表演这一段?我们需要一只蜻蜓。(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表演) 聆听音乐片段二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只小猫吗?(不喜欢)为什么?(三心二意) 旁白:这时,猫妈妈来了,看到小猫这么不专心,猫妈妈会对小猫说什么呢?请听第二个音乐片段。(师播放第二段) 2、聆听歌曲第二段。 3、师:请同学们想想小猫因为三心二意没钓到鱼,猫妈妈会是什么心情呢? (失望) 我们从歌词中的哪个字听出来的呀? (“哎”) 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表演猫妈妈,一位同学表演小猫。谁愿意呀?(学生举手) 4、编创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