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2601

岳麓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共42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8161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岳麓,必修,第二,单元,7课,汉字
  • cover
课件42张PPT。汉字与书法第7课课程标准: 1、掌握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一、 文字的发展历程1.起源:2.成熟:金文籀文刻画符号 甲骨文3.统一:小篆隶书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图画文字“斧”或锛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 甲骨文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各种形状的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钻凿卜骨的工具商代狩猎甲骨文 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四条,背面2条,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车)(车)(车)(辇)人拉车(舟)(大舟)(人撑船)商代甲骨文中车、舟的象形字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动动手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鼠牛虎兔猴羊马蛇龙狗鸡猪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地步。 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惟《散氏盘》而已。” 泰 山 石 刻 峄yi山石刻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隶书 秦朝为什么要统一文字?文字的统一与国家的发展之间有什么联系 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总结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自主探究总结汉字发展的特点?不断简化二、书艺历程1、汉字发展为艺术的原因或条件:单体汉字的字型丰富、数量庞大--材料准备知识群体的形成 --动力基础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提供了条件2、书法特点:(1)实用性--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 达意。(2)艺术性--体现了东方审美情趣秦峄山刻石(小篆)东汉《曹全碑》(隶书)秦汉:小篆、汉隶(实用性)自发阶段3、书法艺术发展历程《兰亭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魏晋南北朝:行书,表达意境、神韵、风骨 自觉阶段 合作探究: 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会形成自觉地书法艺术?政治:国家动荡 文化:玄学兴起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肚痛帖 》隋唐:达到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 怀 素《千金帖》 ?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长沙人。自幼出家为僧,喜好草书。好饮酒,酒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