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40685

班级管理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 课件-2021-2022学年青年班主任培训(34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125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追求,班级,学年,PPT,34张,培训
  • cover
(课件网) 班级管理的价值追求 ———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 一、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 (一)何谓真、善、美 学生讨论:何谓真?善?美? 真→客观规律→科学→是什么? 善→符合客观规律→人文→应该是什么? 美→既真又善 所谓美,就是既真且善的交集。人类追求真且善的境界,人们不仅追求科学之真,也追求人文之善,使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创造美好的人类社会。 (二)班级管理应该培养学生 求真求善求美 首先,追求真善美是人类主体活动的目标和结果。康德说过,人类的生活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目的性。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则为美。 其次,人类发生的一战二战,尤其是二战使人们深刻反思:人类应该如何善用科学技术?人类又应该怎样建设社会?善待人类自身?等等。 最后,班级管理作为人类培养下一代的教育活动理应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是班级管理的价值追求。 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 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求真 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求善 三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四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民主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及其具体内涵 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求实精神 2、如何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 (一)科学精神及其具体内涵 1、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求实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在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大胆怀疑,不断探索,努力寻求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它主要包括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求实精神。 理性精神就是对已被实践检验的真理的一种尊重,伪科学、迷信等是失去理性的表现; 怀疑精神是不满足于已有的解释、不迷信、不盲从权威,并对事物保持好奇心; 求实精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这是一股勇气和一种牺牲精神。(解思忠,《国民素质读本》,国际文化-出卷网-,2000年6月,第256页) 2、如何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 学生讨论 班级管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坚持做到: 第一,传授科学知识。 第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尤其是逻辑思维、分析思维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三,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的内涵 (1)何谓人文?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摘自《周易评注》中华书局:58页) 意译为:刚柔交错,阴阳迭运,此乃自然现象;文明而有所约束,这是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现象;观察自然现象,以掌握四时的变化,考察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现象,以教化天下,成全礼俗。 (2)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就是指有关人应当怎样生活,人类社会应当怎样组织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为内容的自觉意识。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着,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追问。对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 (3)人文精神的主要作用 人文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确立以某种价值法则—人类自觉提出的,规范自己共同生活秩序的基本法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第二、确立社会大众在实际生活中所信仰、所奉行的价值信念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人生准则。 第三、将自然的人塑造为文明的、社会的人。 (4)人文精神的核心问题 人应当怎样生活? 人类社会应当怎样组织? 2、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 (1)学生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