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4093

声声慢 课件+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8050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声声,课件,学案
    课件18张PPT。1、感受作品的意境,品味平淡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学习目标: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简介 :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她生长在官宦之家,后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少女和青年时期生活幸福美满;后经历金兵入侵,靖康之变,宋钦宗、徽宗被拘,赵构南迁,北宋灭亡,南宋开始。李清照随夫南渡,途中赵明诚病故。李由一个贵妇人一下子成了形影相吊的寡妇,开始了辗转于江、浙、皖、赣四省的流亡生活,晚景凄凉。李清照的经历反映到她的词作之中,表现出,她的词以南渡为分界线,南渡前作品主要反映前期美满生活,表现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同丈夫赵明诚的相思离别吟唱之情,委婉含蓄、韵调优美。南渡后,历经流亡、丧夫之痛,饱受忧患离乱之苦,她的词作风格和社会意义进而扩大,内容从囿于闺情而至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融会交织,词风转而沉郁乃至凄厉。《声声慢》就是她后期代表作,词中写尽了她的愁苦、凄凉之感。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心理(若有所失)(孤寂凄凉)(凄苦无告) 开篇的“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是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金石拓片?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然而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 此三句实分三层,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被喻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 十四叠字,巧妙发挥了双声叠韵的作用既准确地表达了内容,又形象地丰富了内容,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两句,要说的是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 借候气的冷暖无常写飘零憔悴之苦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何喝酒? “淡酒”说明什么? 酒淡—愁浓 借酒消愁诗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借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的夜晚。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曾经寄来丈夫的信,而现在雁虽在人已去,抛下她一个人在打发冷清时日;秋雁北来,勾起了她对家乡,对故国的怀念 雁勾起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国破家亡之悲,亡夫之痛,如潮涌来,悲苦之情,到了极点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 ,更是以花自比。借写菊花枯萎凋谢暗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日长难熬,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 极写愁苦已极,寂寞难耐,度日如年的痛苦。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