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41640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5047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学期,版含,扫描,试题,历史
    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 历史试题 2022.06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前,请将姓 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涂在 答题纸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后人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这一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 最大作为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实现国家统一C.促进经济发展D.加强中央集权 2.公元605年起,隋朝皇帝征发几百万人,陆续开凿了一条大运河。下列关于大运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河中心在长安 B.运河北抵余杭,南至涿郡 C.是隋文帝在位时开发的 D.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作用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组 B组 C组 D组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宋太祖、宋太宗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 创立殿试制度,亲自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 创立进士科,科举 额,提高进士地位,进 面试考生,不拘一格 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 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 制正式确立。 选拔人才。 的科目。 升迁迅速。 A.A组 B.B组 C.C组 D.D组 4.据相关史料记载,某一战乱发生前,唐朝全国户数890多万,战乱后仅剩190多万。 北方黄河流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所受破坏最严重。这场战乱指的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五代更迭 5.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 通过变法 A.抑制土地兼并,致力改善民生 B.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C.推行科举制度,大量选拔人才 D.剥夺武将军权,强化中央集权 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6.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 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 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 形象地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的情景。它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辽对抗 B.金与南宋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8.中国古代航海导航主要靠指南针,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9.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①海上交通 发达,海外贸易繁荣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进一步发展④远洋航海能力大为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 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该历史事件 A.主要目的是提高清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相关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了解和往来 D.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11.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一部医书,被 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书中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这部医书 是 A.《本草纲目》B.《三国演义》 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12.某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组词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 交战、建立八旗制度。与这一组词句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朱元璋 B.努尔哈赤 C.耶律阿保机 D.吴三桂 1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纷纷起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 军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口号是 A.“高筑墙,缓称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