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6427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三章 声的世界 章末复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117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解析,答案,复习,章末,世界,第三章
  • cover
章末复习 思维导图建构  构建知识网络  易错考点专训             辨析易错易混 易错点一 振动与发声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彻 例1 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发声体存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C.只要发声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D.凡是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 [易错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2)撞击某物体后,停止撞击,物体的振动不会立即停止。 易错点二 响度与音调的辨析 例2 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列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易错总结] (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可根据实际情景中声音的强弱来判断。(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可根据实际情景中声音的高低来判断。 易错点三 与回声有关的计算 例3 (2020娄底)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信号。超声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 s,超声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 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 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 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 m/s [易错总结] 超声测速仪测速原理:s车=v声(t1-t2),t车=Δt-t1+t2 ,v车=,其中t1为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的时长,t2为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的时长,Δt为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 易错点四 混淆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 例4 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C.家人之间说悄悄话,身边的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是无法感知的 D.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有时会突然竖起耳朵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易错总结] (1)一般情况下,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不同的,且发声频率范围小于听觉频率范围。 (2)日常生活中,正常人耳听不到某个声音,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声音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二是该声音的响度太小。 重点实验突破             整合突破考点 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例5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与抽气机相通的玻璃钟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图果把空气再次逐渐通入钟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即     不能传声。 (4)此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5)如图果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声音减弱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  。 (6)经过长时间抽气后,仍然可以听到微弱的电铃声,可能的原因是   。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为了探究空气传声的效果与空气浓度的关系,小明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如图所示,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小。结合上例实验,说明空气传声的效果与空气的浓度     (选填“有”或“无”)关。 答案 章末复习(二) [思维导图建构]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