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6717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王荣)[上学期]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08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王荣,学期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 二 课 时) 说 课 稿 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王 荣 一、教材分析: 学习数学需全面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广泛地说,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基本的逻辑知识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高中数学起始章节的内容,充要条件在高中数学中地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通过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如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等﹚的能力。针对教材依据《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使学生初步掌握充要条件;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从学生学习角度观察,虽有前面所学知识作铺垫,但学生在学习了充要条件并应用所学内容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时,仍存在易混淆、思路不够清晰等问题,针对如上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 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为更好的体现《新数学课程标准》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结合学生对本课学习好奇心强这一特点,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师生间交流合作,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锲而不舍、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过程分析: 本课教学从基本入手,采用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思想,设计了复习提问→引入新知→辨析→巩固强化→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小结→作业的教学流程。我将分别就以上各环节说明我的设计意图: 首先复习两个重要的概念:.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及“pq”的含义,复习旧知的同时为新知的引入做铺垫,配备一组练习由旧知做实例开门见山引入充要条件,学生易直观了解本课所学内容,同时抛砖引玉为分散难点“充要条件的判断”做准备。 继而讲述充要条件的定义,并点明思路: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不仅要考查pq是否成立,即判断若p则q形式命题真假,还要考察qp是否成立,即判断若q则p形式命题真假。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具有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 结合定义为加强学生辨析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从简单的辨析题入手,开展互动活动1:同桌间相互探讨,学生可轻松得出结论:“若x是6的倍数,则x是2的倍数”是真命题,即pq, 若“x是2的倍数,则x是6的倍数”是假命题,即q p等,由此引导学生总结:(1) pq,但q p,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2) qp,但p q,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3)pq 且qp ,则p是q的充要条件;(4)p q且q 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并强调: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不仅要考虑pq是否成立,同时还要考虑qp是否成立。且p是q的什么条件,以上四种情况必居其一。设计思想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辨析及归纳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思路,达到强调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 有例1巩固强化学生的认知体系,例1题的选择紧扣教材,有学生已掌握得基础知识(如“若x>5则x>-1”)做起点,学生可轻松解决第一题,继而交换p、q条件的位置,学生也能快速说出答案,解决第二题,目的使学生了解题形变换,从而为后备内容学习做铺垫,继而稍提梯度由不等到等,既不脱离学情,又复习p或q命题的真值表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旧知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巩固强化学生认知体系,具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作用。 结合例1,进一步引申拓展,给学生思维交流与发展的空间,开展互动活动二,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倾听学生观点,在寻找问题突破口的过程中,诱导学生运用化归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巩固提高题3的解决起到铺垫作用,继而提出问题“观察思考如上问题与集合有何联系?”,引导学生定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