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第 五 册 第 三 单元 课题:《白鸽》 日期: 月 日 班级:三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l、聆听《大鸟笼》,感受乐器音色及旋律走向的特点。2、能用动作模仿鸟儿的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单声部歌曲《白鸽》。3、初步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做到层次清晰,并能通过二声部的轮唱学习,主动和他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协调感。二、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白鸽》是一首捷克民歌,C大调,四二拍,一段体曲式结构,二声部轮唱歌曲,共有三个乐句组成。旋律的走向和力度的变化紧密结合,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之情。歌曲旋律采用级进的方式,上升,下降,旋律清晰流畅,节奏规整,但同音反复处等地方,音准还是有一些难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很好的练习的。2.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和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通过一二年级的音乐素养积累已经能够随着旋律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或听辨常用乐器,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在唱歌演唱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进行独唱、合唱、轮唱等等。并且乐于参与各种演奏形式。但这首歌曲单声部旋律活泼、流畅、朗朗上口,但二声部轮唱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学习起来会有点吃力。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常规积累活动一、欣赏 师生问好导入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动物,它们就藏在老师的钢琴旋律中,你猜,它们是谁?1、师弹琴分别模仿大型动物和小型灵巧动物。为什么?过渡语:原来钢琴通过音的高低强弱的变化可以演奏出不同的小动物,其实还有些乐器也能扮演各种角色呢,听,一只灵巧的鸟儿唱着歌飞来了,猜猜看是哪个乐器扮演的小鸟呢?2、播放《大鸟笼》,得知是长笛演奏小鸟3、追问:长笛的音色怎样?师总结:圆润灵巧 追问:如果要用一条线条表示鸟鸣声,你会用什么样的线条呢?我们边听边画,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画一画。4、点评生画的线条之后,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根线条,和你们 师生问好学生发挥想象力猜动物,并说这样猜的理由。生描述长笛音色思考用怎样的线条表达。 学生根据音高低强弱变化,可能会猜老虎狮子大象和小鸟小老鼠小猴子。这些都可以,但要简单说说为什么这么认为。生可能会说钢琴,这时老师可以再次播放开头旋律,对比钢琴,让学生自己发现钢琴是错的。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活动二、学唱歌曲活动三拓展 的有什么不同?跟着老师的线条画一画,感受旋律高低。师:一条旋律线代表一只鸟飞来了,那请同学们拿出手指画一画,数一数一共飞来了几只鸟?5、师:我们伟大的法国作曲家圣桑斯看到了这样一幕之后,就写下了这首《大鸟笼》,今天我们音乐课堂上又飞来一只小鸟,听它是谁?1、师:鸽子能为我们传递书信,是人类的好伙伴,鸽子也是和平的象征,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捷克儿歌《白鸽》。老师也想做一做这只小白鸽,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观察老师这只小白鸽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2、师生一起律动。3、跟钢琴慢速范唱,问:有没有发现相似乐句。找出之后跟琴演唱歌谱。4、生听旋律,填词演唱。5、加速演唱。6、跟伴奏演唱。7、加入律动演唱。过渡语:小朋友们唱得可真好听,老师也想加入你们,你们欢迎吗?听,老师是怎样与你们合作演唱的?师生合作轮唱,问:老师是在哪个地方与你们开始轮唱的?师解释轮唱,演唱内容一样,进入演唱的时间有先后。分组,师参与其中一组与另外一组轮唱。交换轮唱。结合所有的演唱形式和律动加入歌曲完整演唱。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管弦乐《大鸟笼》,演唱了歌曲《白鸽》,感受了乐器的奇妙音色和人声合作的美妙,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在音乐的世界中寻找百灵鸟的歌。 生聆听音乐,思考老师划的旋律线和音乐的联系。生聆听音乐,徒手划旋律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