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报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学生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情绪的启发,歌曲的处理。 教学过程 导入歌曲 1、听旋律 说歌曲名字 老师弹一段旋律,安静听,知道歌名的,请你举手 请几个同学说 都一样吗?一起说一次。 2、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时时处处,有心的同学会积累好多音乐,这首歌是我国的一首经典童谣、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唱过。这首歌传唱了八十多年。 唱会歌曲 1、(律动)同学们的知识积累真好,真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卖 一起感受这熟悉的旋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拍动动 一次,展示拍法,2/4拍,旋律明快,二次要求一段换一种不同的拍法,,三次要求一句换一种不同的拍法。变换速度2段 各种拍法 用心听,不发声拍击 2、(发声练习)我们把旋律唱出来,跟琴慢速 用路用中弱,口腔 要求 用啦用中强,声音指导 3、(歌词)歌里唱了什么?一起来听听, 读读词,节奏读词 自由读词找不懂的词,生间 释义 4、加上歌词唱一唱 53 532 5、纠正音准 三、理解歌曲 处理歌曲 1、歌曲唱了什么人的生活? 小毛头和卖报歌 卖报歌是怎么来的呢? 2、读读背后的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 3、教师生交流 :卖报歌是谁唱的?生活状态怎样?生活态度怎样?那一年的事情?补充“七个铜板只买两份报”是“小报童”提出来的 4、介绍,加强感受 《卖报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30年代创作并流传至今的优秀儿童歌曲。这首歌以朴素的语言,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苦难生活,歌曲既反映了孩子们对旧社会的控诉,又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5、再唱歌曲 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各段表现了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 第一段可以理解为“小毛头”为了生活,每一天都希望买出更多的报纸,多赚点钱。这是一种天真活泼的想法,所以在演唱时要唱得天真 第一段 稍快 活泼 ,第二段 痛苦 疲惫 , 第三段 希望 乐观 6、板书 力度 连音 顿音 再唱 四、创造表现歌曲 1、同学们的歌声很具有表现力,现在休息一下, 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感受当时的生活情景。 听一听歌曲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2、和我们前面的演唱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变化? 速度、力度、演唱形式、念白 3、自己讨论创新形式表现 集体 五、 了解音乐家 1、经典的旋律记录了一段历史,传唱了一代代人,记住作曲家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打开音乐档案,一起来了解他 2、音乐密码,接唱旋律,开锁密码,开启音乐家档案 3、音乐家介绍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