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01701

湘艺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41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
  • cover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名段,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腔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女儿李铁梅唱的。旋律比较新颖,突破了传统【西皮流水】的音调模式。具有个性化、新鲜感的节奏形式,显得活泼清新。尤其是唱腔中的节奏形式与唱词内在节奏规律吻合,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与内心的情感。唱腔中“表叔”是每次负责的地下党交通员,理解“铁梅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意义。初步了解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辨别铁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行当是根据戏曲人物年龄、性别、身份、性格来进行划分的。一这段唱腔具有清新、明朗又略带单纯、幼稚的趣味,反映了铁梅人小志大。天真纯朴又善良勇敢的性格特征。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京剧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陌生,在理解上存在难度。通过欣赏动画《说唱脸谱》的基础上学习,学生们对京剧有所了解,来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主要采用让学生听音乐作品的节奏、音色、唱腔、拖腔等方面用对比的方法来分辨京剧的不同唱腔特点,来探究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与有关京剧的知识。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采用情境导入法,欣赏,教师演示法,学生听唱法、模唱法、集体参与表现法,讨论交流法等。 手段说明:采用PPT教学手段,网上下载视频京剧《说唱脸谱》、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名家视频、儿童视频、青年视频、教学课件中的视频。 四、媒体选择: 整合的资源PPT课件,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视频与照片资料。结合本课的教学特点,采用合适的资源,运用与其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2、在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听赏活动中,体味京剧京腔唱腔的行腔韵味,并能大胆演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这一句。初步了解京剧的伴奏特色和表演形式。 3、通过欣赏,学生在领略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了解《红灯记》的故事,并感受剧中人物李铁梅、李奶奶、李玉和的坚毅、勇敢。 4、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从而对京剧戏曲艺术产生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通过欣赏,引发学生对京剧音乐 亲切感,激发学生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按唱腔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通过聆听,了解西皮流水唱腔的音乐风格,感受和鉴赏【西皮流水】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角色情感方面的作用。 (2)通过聆听,引发学生对京剧音乐 亲切感,激发学生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剧。 七、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适合的方法尤其重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采用让学生听音乐作品的节奏、音色、唱腔、拖腔等方面用对比的方法来分辨京剧的不同唱腔特点,来探究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与有关京剧的知识。 八、教法设计: 由于学生们平时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京剧的特点及风格,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 、激趣导入情境 :播放京剧名段《说唱脸谱》,生初步了解京剧。 2 、讲解法激趣 :了解京剧的起源,了解京剧的唱腔的行腔韵味,初步了解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辨别铁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行当是根据戏曲人物年龄、性别、身份、性格来进行划分的。。 3、 故事讲解法: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4 、视觉图像法 :播放儿童,青年,以及名家演唱名段欣赏,进行直观教学,对比分辨不同情绪,加深情感内涵。 5 、听唱模唱法 :利用不同形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