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案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图案与生活》是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发现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图案,欣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时期的图案,感受图案的形式美以及图案的文化内涵,认识到图案的应用价值。了解图样的设计方法,并尝试设计绘制图案。 学生分析: 学生对图案还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能接触很多的图案,但是平时并没有很注意去观察这些图案,对图案组织形式没有系统地认知。因此学生对图案有直观的形象思维,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会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以及单独纹样中的特殊形式———适合纹样。了解各个纹样的特点。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单独纹样(及适合纹样)、连续纹样。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图案美的规律,感受生活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1、 认识单独式和连续式图案,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掌握图案设计设计制作规律和方法。 3、 结合生活用品设计装饰纹样。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搭配,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纹样。 工具材料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案范作 2、学生准备:铅笔、水性笔(黑色)、直尺、圆规、画纸,彩色笔或颜料等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选择直观感知、探究感悟、创造活动等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过程中以感知生活中的美丽图案———探究图案的特点———学习设计图案的方法———尝试创作设计纹样———把纹样运用到生活中作为教学的主线。设计欣赏导入、观察对比、学生探究、总结特点、教师示范、学生创制、作业展示评价等几个环节。每个课时都应设计有学生画一画的活动,第一课时用作欣赏和学习单独纹样的设计;第二课时作连续图案的设计;第三课时把前两节课的设计运用到生活的中物品中。每节课应运用多媒体软件及时地把学生的优秀作业展示且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1)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图片导入课题,使学生有直观的视觉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激发兴趣。 教师: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大家来欣赏,说说自己的第一感觉。(多媒体播放图片1—7) 学生发言。(教师应根据表述内容作一些引导及鼓励)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色彩是很丰富的,美的表现形式是很多样的,如菜肴拼盘,队形等。图案无处不在,给我们美好的视觉感受。 揭题:美丽的图案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引入课题———) 图案:生活中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者图形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图案。 图案根据表现形式则有具象和抽象之分。具象图案其内容可以分为花卉图案、风景图案、人物图案、动物图案等等。 欣赏:欣赏古今中外的图案 教师: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风格鲜明的图案,就让我们走进图案的世界,一起感受一下图案的魅力吧。 1、(多媒体播放图案组图展示中国图案的历史演变) 新石器时期 商周 战国 汉代 唐代 明清 2、外国图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的内容) 巴罗克风格 洛可可风格 4、图案不仅作为装饰的用途,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案,思考一下图案中的内容传达了怎样的寓意。 唐宋时期,贵族则喜欢在身上佩戴用鱼形的信符,被称为“鱼符”,是身份的象征。借“鱼”与“余”谐音,荷又称莲,“莲”与“连”谐音,组成这一吉祥纹。 连年有余的寓意是什么呢?年年有余,寓意生活富裕美满、吉祥富贵。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旨在通过欣赏,引起学生对图案的内容的关注,感受图案造型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图案的设计组成有没有一些规律和方法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图案的组织形式 教师:下列A、B、C三图中的图案的组织各自有什么特点,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