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13258

欢欢喜喜过个年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17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欢欢喜喜,过个年,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 课型或模块 歌唱课 学校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粤教花城版 课时 一课时 执教人 职称 性别 年龄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京剧旦角唱腔的西皮流水的板式,培养他们对京剧产生兴趣,并愿意进一步关注与学习。 1.艺术表现:学习和打板演唱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并尝试用《欢欢喜喜过个年》前两句旋律板式特点进行歌词编创练习,进一步提高 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2.文化理解: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热爱自己祖国的戏曲文化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旦角唱腔中西皮流水板的特点,学唱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 教学难点 打板演唱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 教学内容分析 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是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梨园奇葩的教学内容。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是一种综合性 舞台表演艺术。现代京剧《白毛女》是根据歌剧《白毛女》改编而成的,《欢欢喜喜过个年》是现代京剧《白毛女》中旦角喜儿的唱段。唱腔属西皮流水板式,共有两个乐段,每个乐段由上下两句组成,上句的落音在“6”上,下句落音在“5”上。 学情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因京剧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的学生会对京剧比较陌生。从心理上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已有独 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基础。在学习中着重引导学生的对京剧产生好奇心,激发其学习京剧的兴趣与求知欲,继而愿意进一 步关注和学习京剧,激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 具学 具媒 体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梆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 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教师演唱京剧片段。 2、知识回顾:A 京剧的形成的历史和影响;B 京剧的四大行当;C 京剧的四功;D 京剧的唱腔. 辨别是什么戏剧种类 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并说出相关知识。 引出“京剧” 巩固上节课所学,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展开阶段 1、聆听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杨白劳和喜儿唱段,辨别演唱者分别是京剧中的 什么角色?在演唱中用了什么唱腔。 2、了解《白毛女》的故事梗概。 3、再次聆听《欢欢喜喜过个年》喜儿唱段。 聆听、辨别 布置学生课前了解《白毛女》相关故事情节 学习、体验 初听歌曲,了解《白毛女》故事,激发学习的兴趣。 4、分析歌曲,了解“西皮流水”的概念,“板”、“眼”、落音。 回顾西皮流水相关知识 介绍唱腔特点 5、学唱歌曲《欢欢喜喜过个年》旋律。 跟琴唱旋律 体验旦角的角 色演唱特点, 6、按旋律的节奏打板朗读歌词。 学生用左手手指敲右手手掌,或用筷 学会唱《欢欢 7、打板学唱《欢欢喜喜过个年》喜儿唱段,体验和理解旦角唱腔“西皮流水板”的特点,注意打 子等物品敲击桌子朗读歌词和演唱 喜喜过个年》 板落音的准确。 歌曲。 拓展阶段 1、了解京剧角色手势表演特点,学习旦角的几个手势动作。 2、结合旦角的手势动作,跟随伴奏演唱《欢欢喜喜过个年》喜儿唱段。 3、作业:尝试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或自创歌词放在《欢欢喜喜过个年》前两 句旋律板式和家人一起进行歌词编创练习。 看视频,跟着一起学习 尝试配合用兰花拳、兰花掌、兰花指几个手势,演唱歌曲。 演唱,编创 结合京剧手势演唱,进一步体验旦角的角色特点 结束阶段 1、学生交流学习京剧的体会和感想。 交流、总结、分享 2、师总结: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二百多年来,经过多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根基深广,枝叶繁茂,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热爱自己祖国的戏曲文化艺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