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13265

do re mi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3154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do,re,mi,教案,格式
  • cover
课题 《Do re mi》 课型或模块 班级合唱教学 学校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花城-出卷网-音乐教材 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 执教人 职称 性别 年龄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1.通过聆听,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学唱歌曲《Do-re-mi》,唱中玩,玩中学,感受与体验歌曲轻松活泼的音乐情绪。 2.学习 C 大调七个音符的柯尔文手势,并运用到歌曲演唱中;体会乐句间的级进关系,融入在二声部合唱中,感受和声的魅力。 (二)艺术表现:采用多媒体,钢琴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聆听,对比、模唱等方式来学唱歌曲《Do-re-mi》,把唱与动有机相结合,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音乐的形式。并适当的进行创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投入到音乐作品中;在教学中进行讨论、分析、归纳与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合作和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合作能力,建立多声部概念及协调能力。 (三)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感受《Do-re-mi》生动活泼的情绪,影片中音乐老师将爱倾注到学生的教育当中,体会歌词中把七个音符形象化地与孩子们 的生活体验的联系,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与想象。在演唱中体验歌曲的意境、理解歌词的内涵、把握音乐的特征、感受歌曲的美感,乐意学习合唱。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把柯尔文手势运用在课堂实践中,体验和声在乐句中的进行,学唱二声部了解乐句间的级进关系。 教学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比、聆听、模唱等方式进行学习,在变化音后的调式里,感受、体验和模唱,唱准变化音。 教学内容分析 以大见小:将长期训练的合唱实践排练活动融合到具体的小课堂中,把合唱训练的方法作为重要教学环节施展教学活动。 结合新课标要求体现音乐核心素养,明确演唱教学的内容:“能够比较自然、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唱歌”,“能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具备一定的演唱基本技能与嗓音保护的知识”,“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的音乐情感,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基本技能,如: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声音及咬字吐字方面的练习、乐曲的结构等。 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中学生在持续的音乐学习,识谱和发声方法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经验,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大部分同学喜欢流行音乐,他们才艺多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课堂气氛活跃但表达能力不 强。学生音乐基础差异很大。喜欢多样的课堂活动,反应快,但专注力不够集中。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钢琴、音响、ppt 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 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 视唱旋律片段,初探作曲家如何玩转 7 个音符 1, 调整歌唱状态,视唱音乐片段,思考音程间的规律与关系。 通过练声,视唱,对歌曲创作手法有初步的感性与直观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为之后的音乐活动作铺垫 2, 找出模进的音程,引导学生了解模进手法。 3,观看《do re mi》视频,引入课题。 展开阶段 (二)探索级进手法在歌曲中的运用 1, 聆听,对比,视唱并思考音乐片段, 2, 通过聆听,对比,模唱,感受,掌握知识点,学会运用并做到在歌曲情绪中歌唱。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总结模进的音程音乐规律。 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 1,用歌曲《do re mi》的旋律,改编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回顾 C 大调音阶的柯尔文手势。 (do 是一个小拳头,re 是一个小滑梯,mi 是一个小平台,fa 是真棒倒过来,sol 是小门平 平立,la 是小手拉起来,ti 是指向天空,然后我们回到 do sol mi re do。) 2,播放音频,边打手势,演唱第一声部旋律,体会乐句间的级进关系。认真聆听,学会 轻声唱准变化音与附点节奏。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