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乃哟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乃哟乃》。 2、能唱准音符do、mi、sol。 3、了解土家风情,感受土家族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唱准音符do、mi、sol,能欢快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音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跳舞吗?老师给你们欣赏一段舞蹈吧。(多媒体播放土家族的摆手舞)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吗?(土家族的摆手舞) 2、简介土家族:每年的正月和三月,土家人都要过一个节日,就像咱们过年一样,这个节日叫“社巴节”,在这个节日上,最好玩最好看最热闹的就数“摆手舞”了,刚刚我们已经欣赏了摆手舞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去领略一下独特而神奇的土家族风情。(课件出示土家族相关图片)看!这是土家的山水,漂亮吗 这是土家人的房子,成片的吊角楼就是他们的家。这是土家人的服饰,颜色鲜艳并有很多配饰。土家族的歌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你们想不想学呢? 二、学习歌曲《乃哟乃》。 1、板书课题。 师:多奇怪的名字呀! “乃哟乃”是土家族语,翻译成汉语是“快来呀”的意思。我们一起来呼唤伙伴吧:乃哟乃! 2、初听歌曲,感受情绪。(课件播放歌曲)。 3、课件出示《乃哟乃》歌谱。 ①跟老师一起用柯达依手势唱七个音高。 ②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首土家族歌曲用了哪几个音符? 生:“DO、MI、SOL ” ③现在老师把这三个音符小朋友请来了,(出示音符卡片)请你们按X X X的节奏任意帮他们排位置,并唱一唱。 ④我们已经跟这三个音符小朋友比较熟了,现在来试一下唱唱《乃哟乃》的歌谱。(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⑤师:“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有特点,有一小节出现的次数最多,你发现了吗?它出现了几次?” 引导学生说出“5 3 1︱”,(点击课件五小节5 3 1变红色)。 进行师生接龙演唱,老师唱黑色的部分,学生唱红色的部分。 ⑥完整地演唱歌曲的旋律。 4、学唱歌词(点击课件出示歌词)。 ①按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还记得“乃哟乃”是什么意思吗?(快来呀)。土家人为了唱歌时气氛更加的热烈,在乃哟乃这三个字的基础上又稍做了些变动,变成了‘乃哟乃、乃哟嗬、乃乃哟、乃哟嗬’,怎样,是不是比原来反复唱着‘乃哟乃’更热烈些? ②学唱歌词 ⑴轻声地跟唱歌曲。 ⑵师弹一乐句生学唱一句(进行两遍)。 ⑶师唱黑色部分,生唱红色部分。 ⑷学生分为两个组,接龙演唱歌曲。。 ⑸师再重点教唱没唱好的乐句。 ⑹学生合伴奏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5、学习摆手舞。 1、师:听到你们这么欢快的歌声,老师都想来跳一跳摆手舞了。(学生唱歌曲,老师表演摆手舞) 师:“土家族人能歌善舞,人们在庆贺的时候经常会跳起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土家语称“社巴日”。大家刚才看了老师现场跳的摆手舞,你们能说说摆手舞的特点是什么吗? 2、教师小结 跳摆手舞的主要特点是双手在不超过眉头的部位摆动,膝盖随之屈伸,节奏鲜明,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 3、学习简单的摆手舞动作。 4、全班同学边演唱边表演。 四、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土家歌、还学跳了土家族的摆手舞,感受了古老而又质朴的土家族音乐文化。你们觉得快乐吗?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