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学生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二、教材分析: 《读书郎》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具有鲜明西南民歌特点的创作歌曲,羽调式,2/4拍,中速,结构为带再现的一段体。歌曲采用了教密集的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进行,下滑音和倚音的应用,生动地刻画了读书郎天真活泼的形象,口语化的歌词又表现出他知书达理、坚强自尊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唱好这首歌的同时,应该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较密集的节奏。 2、正确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衬词。 教学准备: 四分音符、八分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卡片,黑板,摇铃。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2、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听完之后我要听听大家对这个故事感受。 西汉时期,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话,挣钱糊口。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小洞,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这个故事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凿壁借光”。 师:故事听完了,有什么感想? 生:匡衡很刻苦,很爱学习,爱读书…… 师:回答的非常好,和匡衡相比,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真是太好了。那么老师的问题又来了,你们读书是为了呢? 学:…… 师:是的,我们现在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但是在旧社会,在一些落后的地方,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买不起纸笔,甚至在地上书写。(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看了他们的生活,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是热爱学习,而我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更应该好好的学习。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读书郎。 3、节奏游戏。 (1)师:老师请来了很多的音符朋友,它们都是谁呢? 出示准备好的四分音符、八分音乐、十六分音符卡片,附点卡片。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音符组合成了节奏的小游戏。 (2)教师师范,学生模仿并让学生展示。 (3)用摇铃摇出节奏。 4、歌曲学唱 (1)带节奏读歌词。 (2)随琴轻声唱谱,教师范唱,学生模仿。 (3)下滑音和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4)师范唱歌谱,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唱好下滑音“小嘛小儿郎”与前倚音“进学堂”“见爹娘”。 (5)师:你觉得有下滑音与没有下滑音的,哪个唱得更好?为什么? 生说说下滑音的作用:有了下滑音感觉小儿郎很可爱顽皮。 (6)衬词练习 师:歌曲末的“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 师:这些衬词在歌曲可以让歌曲情绪怎样?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老师的一系列提问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比较和思考。) 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 五、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按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学生按小组展示:a小组边唱边动作表演,b小组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了,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