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33708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文言实词(含解析)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285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文言
  • cover
文言实词 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都对的组数是( ) ①因遗策(沿袭)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趁机) 君因我降(通过)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的地步) 屈原至于江滨(到达) ③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列举) 举天下之豪杰(全) 西举巴蜀(攻取) ④振之以威怒(威吓) 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 新浴者必振衣(理顺) ⑤四海一(统一) 冀幸君之一悟(一旦) 相与为一(一体) ⑥副有罪,当相坐(应当)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 当此之时(在) A.1 B.2 C.3 D.4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一人夜亡②惠等哭,舆归营③单于壮其节④武能檠弓弩⑤空自苦无人之地⑥虽蒙斧钺汤鑊,诚甘乐之⑦外连横而斗诸侯⑧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⑨追亡逐北⑩天下云集响应 函梁君臣之首 可宝者多 A.①②⑩/③④⑥/⑤⑦⑧/⑨/ B.①⑩/②④ /③⑥/⑤⑦⑧/⑨ C.①④/②⑩ /③⑥/⑤⑦/⑧⑨ D.①④/②⑩ /③⑤⑦/⑥⑧ /⑨ 3.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 ) 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②于反复不宜卤莽 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以货物与常 ⑤律知武终不可胁 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⑦匈奴诡言武死 ⑧武等实在 ⑨蹑足行伍之间 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朝夕遣人候问武 A.1 B.2 C.3 D.4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数量是( ) ①稍迁至栘中厩监(渐渐) ②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更加) ③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④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即使) ⑤绝不饮食(喝的、吃的) ⑥蒙故业(继承) 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给予) ⑧赢粮而景从(担负) ⑨抑本其成败之迹(探究) ⑩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加速) A.3 B.4 C.5 D.6 5.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B.何故怀瑾握瑜 C.杖汉节牧羊 D.空以身膏草野 6.下列句子中,一共含有通假字的数量是( )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③蹈其背以出血 ④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⑤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⑥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⑦信义安所见乎 ⑧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⑨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⑩前以降及物故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赢粮而景从 A.9 B.10 C.11 D.12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出现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 B.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8.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A.极尽 B.献出 C.招引 D.致使 9.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 A.责备,检讨 B.争论 C.公开 D.通“颂”,颂扬 10.下列各项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霜露,斩荆棘 B.不复一一自辨 C.强公室,杜私门 D.河海不择细流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西取由余于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以膏泽斯民 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之以饥馑 因其固然 B.吾与点也 失其所与,不知 C.为击破沛公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D.若入前为寿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鼓瑟希 希:同“稀”,稀疏 B.批大郤 郤:同“隙”,隔阂,嫌隙 C.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何不 D.距关,毋内诸侯 内:同“纳”,接纳 1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