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是一首旋律优美、歌颂老师的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呕心沥血培养新一代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的感情。这是一首传唱至今的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之情的歌曲,歌曲整体旋律比较慢,歌词长,音域跨度又大,特别是副歌部分的附点音符,对很多孩子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对于学生而言,不宜要求他们必需会唱谱,应着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在教唱歌曲的同时进行情感和品德教育。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和演唱,表达对老师深深的爱戴之情。 2、指导学生能用甜美、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2.教学难点: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及附点音符的演唱。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喜欢唱歌,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尊重老师,爱戴老师。但是这首个的副歌部分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 2、激情导入 师:我们身边有许多和我们有着浓厚感情人,你能说说吗?说一说这个人,说一说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你们之间的浓浓情意呢?有人教会我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不怕累,辛勤地工作,他们是谁? 生:是老师。 师:现在去哪你们回忆一下你记忆中的老师,他对你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校下《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出示课题名称,并伴有歌曲的前奏部分 3.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 大家一起来朗诵下这首歌的歌词,感受下这首歌的感情。 (2)简介歌曲背景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由金哲作词董希哲作曲。大约创作于1976年四人帮刚打倒时读书无用在中国当时的中小学中还没有消灭,“文革”余毒还残害着中国千千万万幼小的心灵,针对一些学生不尊重老师,不努力学习的倾向,作曲者决定写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他四处求人写词,最后找到金哲,他一看到曲谱,便激动不已,心中的激情化作笔下音符,很快便写下了这首经典歌曲的歌词。这首歌一经发表便产生了巨大效应,很快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对老师的不同诠释。 3.学唱歌曲 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第一遍:教师激情示范演唱歌曲,学生模仿学习歌曲。 第二遍:教师弹琴,学生随琴演唱歌曲。 强调强拍,纠正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第三遍:教师领唱学生应唱。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我与学生合作演唱的歌曲录音,在播放给他们听。 第四遍:学生领唱教师应唱,再次录音,找出不足进行纠正练习。 第五遍:学生分组练习后再进行分组汇报,相互观摩、评论,并尽量背过歌词。 第六遍:教师指挥,由个别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领唱。 四、学生互动: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基本上会唱了,那让我们来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好吗? (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回忆过了,老师做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那么你准备这样报答老师对你们的关心呢 我们可以为老师做些什么事 同学们,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寄上一张贺卡,悄悄放上几只橘子,这都是爱的表达方式。其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给予老师最好的回报。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老师们曾经给予你的精心培育,就是给老师最好好的安慰。9月10日教师节,把这首歌,送给你的老师,相信他一定会非常激动,非常高兴的。最后,让我们再次演唱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结束今天这堂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