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53647

6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件(1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8049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夜间,行的,秘密,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我 爱 学 字 词 biān fú qǐ jí ruì dāng 蝙 蝠 启 动 立 即 敏 锐 铃 铛 ying zhèng zhàng yíng píng 苍 蝇 证 明 障 碍 荧 光 屏 词 语 解 释 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敏锐 反应灵敏,头脑灵活,目光尖锐。 障碍物 起妨碍或阻碍作用的东西。 荧光屏 一种涂有能产生荧光物质的屏幕。示波器和 电视机等都有此装置,用来显示波形或图像。 帮 你 学 课 文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 1.蝙蝠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2.科学家是如何做试验的? 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部分(1—2):写飞机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的得到 的启示。 第二部分(3—7):写科学家的实验得出结果。 第三部分(8):写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 上了雷达。 朗 读 课 文 提 出 问 题 1.本文题目是“蝙蝠和雷达”,第一段却写飞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课文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蝙蝠和雷达,而是描述飞机夜航的状况,这样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课文中科学家进行了哪些实验?最后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答:科学家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的方法是蒙眼睛,实验的结果是铃铛一个也没有响。第二次实验的方法是塞耳朵,结果是铃铛响了。第三次实验的方法是封嘴巴,结果是铃铛响了。最终结果证明蝙蝠能在夜间飞行依靠的不是眼晴,而是嘴巴和耳朵的配合。 3.蝙蝠在夜间是如何飞行的? 答:蝙蝠一边飞行,一边从嘴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会改变飞行方向。 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课文是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写的。 提出问题———飞机如何在夜间安全飞行 蝙蝠和雷达 分析问题———三次实验 解决问题———给飞机装上雷达 读了本文,你还知道哪些发明是受了动物的启示? 1.直升机———根据蜻蜓的体态和平衡研发出来的。 2.声纳系统———根据海豚启发。 3.船桨———仿照鱼鳍。 拓 展 延 伸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 随 堂 演 练 一、辨音组词。 biān ( )沿 ( )蝠 ( )写 dāng ( )时 裤( ) 铃( ) zhèng ( )据 ( )钱 ( )当 二、选音填空。 xì jì 1.人和人只有真诚相处,才能建立起亲近友好的关系( )。 2.他到现在还是不会将鞋带系( )在一起。 参考答案:一、边 蝙 编 当 裆 铛 证 挣 正 二、1. xì 2. jì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1.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参考答案:如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方式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从内容提问); 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 (针对题目提问); 科学家的实验方法叫什么?(针对方法定义提问)。 2.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小组问题清单 ●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蝙蝠探路”的原理海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 我发现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是不一样的,第1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第2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 第3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 参考答案:启发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题,提问题的角度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的,可以是针对写作方法的,也可以从生活出发、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角度多种多样,不能拘于一格。 3.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