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65680

统编版小学1-6年级语文部编版 说明文梳理(素材)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1次 大小:1620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小学,1-6年级,语文部,编版,说明文
  • cover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整理 21篇 二年级说明文 (1篇) 三年级说明文 (6篇) 四年级说明文 (6篇) 五年级说明文 (3篇) 六年级说明文 (5篇) 二年级说明文(1篇) 年级 说明文 (类型)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课后题 二年级下册 《太空生活趣事多》(科普说明文) 大自然的秘密 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主要内容。 1. 朗读课文。说说太空中有哪些趣事? 2 读一读,记一记。(生字) 【编排分析】:课后题紧扣课文内容和阅读要素。 三年级说明文(6篇) 年级 说明文(类型)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课后题/阅读提示 三下 (第三单 10.《纸的发明》 (事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 【课后题】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元) 说明文) 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就自己一个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过程。 2、结合课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3、选做(如下图) 4、活动提示 【编排分析】编排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图展示、有选做题、有活动,可以看出关于说明文的学习并不是枯燥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11.《赵州桥》 (事物说明文) 同上 同上 【课后题】 【编排分析】课后题的设置契合文章主题,比如第2题通过角色扮演“导游”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而不是只是学习一些僵硬的描写语言,给学生创设情境,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事物说明文; 同上 同上 无【课后题】 略读课文) 三 下 (第四单元) 13.《花钟》 (事物科学说明文) 观察与发现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课后题】 【编排分析】 课后题是层层推进的,先是读,再是背和理解题意。 考虑到说明文本身的说理性特点,此篇课文是比较生动的,课后题的背诵积累就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积累的课标要求。 此外,小练笔部分是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14.《蜜蜂》(事物说明文) 同上 同上 【课后题】 【编排分析】 课后习题编排符合说明文特点,层次清晰,过程分明,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三下第七单元 23.《海底世界》 (事物说明文) 奇妙的世界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课后题:】 【编排分析】 紧紧围绕语文要素编排,先从总的方面切入,再到部分的自然段和具体的句子,层层进入文本分析,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四年级说明文(6篇) 年级 说明文(类型)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课后题/阅读提示 四 年 级 上 册 6.《蝙蝠和雷达》 (事物说明文) 策略单元:提问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课后题】 1.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2.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编排意图:第二个课后题中给出了三个提问角度,既是对前一节课的提问策略的补充,又为学生完成第三个课后题提供支架,学以致用,落实语文要素。】 7.《呼风唤雨的世纪》 (事理说明文) 同上 同上 【课后题】 1.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2.下面是一个小组在整理问题时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编排意图:第一个课后题的完成要建立在第二个课后题的理解之上,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是对前一课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深化和提高,第三个课后题的设计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出去,以培养学生语用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