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66161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采茶》教案

日期:2025-05-1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9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
  • cover
《采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地方特色,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采茶》。 2、通过聆听和学唱茶歌,品味茶韵,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体会山歌的特点及地域性色彩,并热爱茶歌,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3、通过安徽民歌及黄梅戏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唤起学生对安徽歌曲的喜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演唱《采茶》,唱准歌曲中的装饰音,融入歌曲的意境。 2、了解安徽民歌的特点及地方特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 3、喜爱聆听各种风格的安徽民歌,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其他知识。 三、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视听结合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电子琴 五、教学对象: 初中七年级 六、教材分析: “茶歌”是主要流行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区的一种山歌,为茶农在采茶劳动时所唱。《采茶》是一首安徽六安茶歌。2/4拍,五声徵调式,二段体结构。旋律优美欢畅,节奏轻快而富有变化,情绪欢快愉悦,歌词简洁生动,具有皖西茶歌的典型风格。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 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偶然品出了茶的妙趣。此后,中国人与吃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2. 简介茶: ①茶已成为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饮茶已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习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与丝绸、瓷器一起成为重要的出口资源。 ②茶叶的作用:兴奋作用、减肥作用、抗菌等。 ③师:北京人爱喝的是什么茶?我国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④我国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武夷岩茶。 ⑤安徽的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二)新课教学 1、简介茶歌 “茶歌”是主要流行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区的一种山歌,为茶农在采茶劳动时所唱。 2、学唱歌曲乐句(采的采细茶,牡的牡丹花)(三月清明雨沙沙,雨沙沙) ①师范唱 ②学生跟唱 ③学习装饰音:波音、倚音 ④师:你能从两个乐句中找出采茶的季节吗?(三月清明时) 3、初听歌曲,提出问题 1 同学们想象一下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景美,人秀,茶香,采茶时高兴的心情) 2 歌曲的情绪?(旋律轻快,节奏活泼) 3 歌曲的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是什么内容?(旋律性强、赞美生活) 4、歌曲简介 师:劳作过程中,抒发感情,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的劳动强度轻,所以演唱起来旋律性强,多以赞美家乡和歌颂生活为主。各个茶的产地都会流行自己的茶歌。我们书中的《采茶》是一首安徽六安茶歌。2/4拍,旋律优美欢畅,节奏轻快而富有变化,情绪欢快愉悦,歌词简洁生动,具有皖西茶歌的典型风格。 5、复听歌曲 跟随乐曲哼唱,找出乐曲的曲式结构(A+B二段体结构) 6、学唱歌曲 ①学唱A乐段 ⅰ.教师范唱,ⅱ.学生跟琴“la”字模唱,ⅲ.学唱歌词 ②学唱B乐段 ⅰ.教师范唱,ⅱ.学生跟琴“la”字模唱,ⅲ.学唱歌词 4 难点纠错 ⅰ.情绪的到位(采茶时欢乐的心情和热爱生活、赞美家乡的情感),ⅱ装饰音的处理(师范唱,学生学唱) 5 齐唱(电子琴伴奏) 6 分角色演唱 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 (三)拓展延伸 1、分辨赏析安徽民歌 ①师:以下的歌曲中,你能听出哪些是安徽歌曲吗? 音乐片段一:河北民歌《回娘家》 音乐片段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音乐片段三:安徽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音乐片段四: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音乐片段五: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2、学生小组讨论:安徽民歌有哪些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