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主动运输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2.举例说明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3.解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主动运输的过程、实例 (2)胞吞、胞吐的过程、实例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的过程和特点 ( 教学内容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示意图 学生观看、思 考。 以科学家的科研 案例导入,利用新 颖的问题情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提问:我们知道葡萄糖的运输发生异 趣。 常会引起糖尿病,碘作为合成甲状腺 激素的重要原料,在我们体内是怎么 运输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 展示:课本 P69 问题探讨实例 答。 )(2)胞吞、胞吐的过程三、教学过程 通过课本典型的 案例加以分析,使 讨论: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 学生初步了解主 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学生思考、讨 动运输的特点。 2、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 论。 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 供能量? 3、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 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主动运输 举例:小肠腔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 度远远低于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 但它们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人 通过列举生活中 红细胞中 K+的浓度比血浆高 30 倍; 常见的案例,使学 轮藻细胞中 K+ 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 生进一步感知自 高 63 倍。 然界有许多物质 小结:无论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还 的跨膜运输是逆 是微生物细胞,都有许多物质的跨膜 浓度梯度的,为学 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 习主动运输做好 提问:这些物质为什么能逆浓度梯度 学生思考。 铺垫。 运输呢?有什么意义? 解释:这些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 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 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 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提问:这些物质如何能逆浓度梯度运 学生思考并回 通过物理现象形 输呢?需要什么条件? 答。 象的比喻,让学生 得出主动运输需 要载体和能量等 条件。 引出:需要载体和能量等条件。 提问:主动运输是如何进行的呢?有 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并归 纳、回答。 归纳: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 通过进一步归纳 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 小结使学生对主 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 动运输的概念了 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解更透彻。 进一步小结主动运输的定义、特点、 意义和实例。 展示:Ca2+主动运输示意图 学生聆听、思 结合课本案例,通 考、小结。 过具体运输过程 小结:载体蛋白的特点 的实例分析载体 (1)具有特异性; 蛋白的特点,使学 (2)与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结合; 生更容易理解和 (3)转运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接受。 (4)可重复利用 拓展:如果载体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 会有什么影响呢? 结合生活中的疾 病案例,引导学生 分析囊性纤维化 与载体蛋白功能 的联系,提高社会 责任,达成核心素 引出:囊性纤维化与载体蛋白功能的 养目标。 联系。 胞吞与胞吐 提问: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需从水中摄取有机物颗粒, 此过程能否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呢? 学生思考、联系生活。 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切入,引发思考。 学生观看、聆 听。 引出:胞吞、胞吐的过程。 利用生活化和前 面章节所学习过 的例子,从而使学 生能更好地理解 胞吞:大分子与膜蛋白结合→细胞膜 和接受新的概念。 内陷形成小囊→小囊从细胞膜分离 →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 胞吐: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 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 分子排出细胞 以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切入,归纳胞 吞胞吐的特点和实例。 拓展:阿米巴痢疾与胞吞、胞吐的联 通过拓展、举例, 系。 了解阿米巴痢疾 与胞吞、胞吐的联 系,加强对健康的 关注和疾病的预 防, 提升社会责 任。 小结 小结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