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502

第4章 单元素养测评卷(含解析)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89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分子,必修,2019,高中,生物学
    单元素养测评卷(三) 第4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5分,第Ⅱ卷55分,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4·天津津南区高一期中] 下列关于渗透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存在半透膜,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是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的必要条件 B.动物细胞在蒸馏水中也能发生渗透作用 C.发生渗透作用时,水分子只能单方向运动 D.在含有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的角隅处充满红色溶液 2.甲()、乙()两种物质(非大分子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转运蛋白的参与 3.[2025·山东青岛高一期中] 下列生理过程中,能用如图曲线来表示的是 (  ) A.外界溶液为蔗糖溶液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B.植物细胞吸水速率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 C.性激素跨膜运输的速率与外界O2浓度的变化情况 D.成熟植物细胞液泡的大小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 4.[2024·河北衡水高一月考] 图Ⅰ、图Ⅱ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可能是水分子,乙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甲与转运蛋白结合才能运进细胞,乙则不需要 C.甲物质被运进细胞不消耗能量,乙则需要能量 D.转运蛋白运输乙进入细胞时其空间构象不发生改变 5.胰岛素等大分子蛋白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下列关于胞吞、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行的 B.胞吞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C.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溶酶体中的酶等蛋白质在细胞内加工后,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6.[2025·湖南长沙高一月考] 某同学进行“探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曲线(初始体积大小相对值记为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生质体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a~b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升高 C.b~c段,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d~e段,液泡的颜色比a时深 7.将大小、生理状态相同的两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液泡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开始时,甲溶液中细胞的质壁分离速率比乙溶液中的快 B.甲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细胞约在1分钟后才开始主动吸收K+和N C.AC段,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速率下降,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D.乙溶液中,C点以后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8.下表是不同条件下,人体成熟红细胞内与血浆中的K+和Mg2+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处理前 用鱼藤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含量/(mol/L) 145 5 11 5 13 5 Mg2+含量/(mol/L) 35 1.4 1.8 1.4 35 1.4 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红细胞 B.鱼藤酮可导致红细胞运输K+和Mg2+的方式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内两种离子的含量降低 C.鱼藤酮可能是通过抑制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D.乌本苷可能抑制K+载体蛋白的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蛋白的功能 9.[2024·吉林白山高一月考] 溶酶体膜上的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运入溶酶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溶酶体膜的功能多样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B.Cl-/H+转运蛋白把C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