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74434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共2课时) 课件(2份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62871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2023,呼吸,2份,课件,2课时,应用
    (课件网) 高———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第5章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 发酵生产葡萄酒的车间 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密封? 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在密闭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 化为酒精对它自身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讨 探究 实践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 酵母菌的电镜照片(放大4750倍) 科学方法 对比实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看出有无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探究 实践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进行实验 (一) 提出问题 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探究 实践 (二) 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探究 实践 (三)设计实验 1. 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 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3. 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探究 实践 质量分数为10% 酵母菌 的NaOH溶液 培养液 澄清的石灰水 酵母菌培养液 澄清的石灰水 有氧条件装置 无氧条件装置 探究 实践 1. 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注意:通入A瓶的空气先要通过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保证检测到的CO2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 生的。 B瓶应封口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瓶子,这样做是为了耗尽瓶内的氧气,以证明B瓶产生的CO2是无氧条件下产 生的。 有氧条件的控制:向盛有酵母细胞和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A瓶)不断通入空气。无氧条件的控制:密封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锥形瓶(B瓶)。 探究 实践 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 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比 蓝溶液变成 时间 较CO2 产 根据石灰长短,可 生的水混以检 多少: 浊程度测酵母 或溴麝香草酚 黄色的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探究 实践 鉴定有无CO2产生: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绿→黄。 探究 实践 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 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保证酵母菌能正常生活:必需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液) +适宜的温度(25-35℃)。 探究 实践 (四)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环境下培养8-10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 探究 实践 (五)得出结论 A B (五)得出结论 观察项目 有氧条件装置 无氧条件装置 澄清石灰水混浊程度 混浊程度高 混浊程度低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 由蓝变绿再变黄 变色不明显 酸性重铬酸钾检验颜色变化 未变色 橙色变为灰绿色 实验结论 产生大量CO2 产生少量CO2产生酒精 (五)得出结论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观察比较表 (六)交流讨论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2 大量的CO 和水 产生 产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