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786954

0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02期)【2022年全国各地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26912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解析,原卷版,汇编,分类,真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02期) 专题0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考点16 三国鼎立 1.(2022年浙江湖州)《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A.发生于公元2世纪初 B.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公元208年”“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公元208年是3世纪初,排除A项;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的是淝水之战,排除B项;赤壁之战并没有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8年赤壁之战,孙吴联军打败曹操军队,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战役,排除A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的交战,处于两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年黑龙江绥化)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8年的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对抗曹操,孙刘联军利用火攻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本题说法错误。 考点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2022年湖北荆州)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答案】A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实现了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A项正确;南宋时期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项;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没有体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排除C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海外贸易不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年广东)十六国时期,氏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体现“无为而治”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有利于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说明氏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前秦政权也吸收汉族儒生参政。这中措施显然有利于民族交融,D项正确;材料中举措不是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是有为而治,排除B项;重用汉族人,不是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考点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2022年山东临沂)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 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 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