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01572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真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4579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年,山东省,城市,中考,历史,真题
  • cover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二○二二年全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 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 6 页。选择题 50 分分,非选择题50 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愿你放松心情,认真审题,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选择题(共50 分 )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 50 分。) 1. “在长期的劳动中,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从而进化成了‘人’。”这里 的“进化”应发生在 A. 旧石器时代 B.河姆渡文化时期 C.半坡文化时期 D.尧舜禹时代 2.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 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A .河南 湖南 B.江西 陕 西 C.辽宁 浙 江 D . 山东 山 西 3.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4. “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的这段话评价 的历史人物应是 A.齐桓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汉武帝 5.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全国文字的统一 B.纸的发明与改进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雕版印刷的成熟 6.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冶铁技术的进步 C.抑商政策的演变 D.征税方式的变化 7. 《元史 ·地理志》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朝 政府这样做的初衷是 A.便利赋税征收 B.改善民族关系 C.促进物资交流 D.加强各地联系 8.明末学者黄道周曾这样评述某位历史人物:“因练三军,短长互纽。南北并驱,利于险走。 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该历史人物应是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渥巴锡 9.与汉代“千里不贩籴”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 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交子的出现 B.市舶司的设置 C.商帮的兴起 D.十三行的设立 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B.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1.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 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12. 《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写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这一根本原 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 。”文中横线处的内容应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3.美国记者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指出:“从红军 1934 年 10 月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段话突出说明了 A.长征及其精神的影响 C.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B.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