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12396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课(集体舞)跳竹竿

日期:2025-09-1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71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
  • cover
《(集体舞)跳竹竿》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跳竹竿》。 2、体验跳竹竿舞蹈,能感受欢乐的情绪,培养节奏的律感。 3、能在演唱和集体舞表演中增强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4、能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兴趣。 二、重点难点 1、让孩子保持稳定的恒拍感。 2、运用声势动作、律动等方式参与音乐、表现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学黎族游戏 师: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首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动一动。让我们双手叉腰,向右转。让我们跟着音乐走一走。注意一边走的时候老师有什么动作变化。请你跟上我的节奏。(音乐响起)。叉腰踏步、拍手。叉腰小跑步,拍手。 师:刚才老师跟大家玩的是海南黎族小朋友们经常玩的一种游戏。请大家看看,老师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用了哪两种脚步? 口令:点 点 点 点 跳跳 跳跳 拍 拍,点 点 点 点 跳跳 跳跳 拍 拍。 生:答 请学生跟着老师将口令读一读。(课件展示) 生:读。(边读边拍)请同学们用脚来试试。 师:以组为单位,在每个组旁边都贴了两条绿色的长条粗线,就好像是竹竿。同学们可否边叉腰边加进脚来练习呢? 生:以组为单位,一起边跳边读口令。(多加练习)然后随音乐来跳。分组进行。 【设计意图:在律动中熟悉旋律,体验恒拍和乐句的划分。在律动活动中掌握竹竿舞基本舞步“跳跳、拍拍”的基本步伐,为集体舞教学做准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唱的是黎族人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跳竹竿。每逢佳节过节黎族人们便欢聚在广场上,跳起竹竿舞来。他们敲打竹子,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声音,在竹子开合之间跳跃,并作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呀?(生:想。) (二)学黎族童谣 1、听一听,童谣说了些什么? 欢乐的 歌声飘向 五指山顶 啰 哩, 欢乐的 歌声落入 万泉河里 啰 哩, 小小阿哥 小小阿妹 快跳起来 啰 哩, 唱唱跳跳 跳跳唱唱 乐开怀呀 啰 哩 2、师生接龙,感受童谣。 A、教师示范读童谣 师:海南岛上最早居住的居民是少数民族———黎族。黎族人民在这风景秀丽的海南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于是他们唱起了欢乐的童谣。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声势律动为老师伴奏,好吗? (教师有节奏的读童谣) B、师生接龙读童谣。老师读前半句,学生接龙读后半句。 C、声势律动读童谣。 【设计意图:从童谣入手,掌握二拍子的韵律,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欢快热情的情绪。师生合作接龙体会小阿哥小阿妹对歌的民俗风味,为后面学唱歌词做好准备。】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旋律。 师:黎族的小阿哥和小阿妹们欢快的歌声一路飘向五指山顶,你们听…… (2)师生接龙。 第一遍。教师唱旋律,学生唱准:啰 哩部分的音符。 第二遍。教师唱歌词,学生接唱衬词:啰 哩。唱出舞步轻快的感觉。 第三遍。分组接龙演唱后半句。教师指导学生表现歌曲的弹跳性和欢快的情绪。 【设计意图:用情境来引导学生来体验黎族人民欢乐、幸福的情绪。避免喊唱,想象模仿人们跳舞时的轻盈步伐,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也为跳竹竿时运用“轻快、灵巧”的舞步做准备。为保证全员参与面进行分组演唱表演,为后面的集体舞表演做准备。】 三、学习“跳竹竿”。 (1)练习跳竹竿基本动作。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打竹竿的基本动作,下面请看老师表演跳竹竿,请你们找一找跳竹竿时舞步的规律。想一想什么时候练习过这种舞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主回忆发现前面读童谣时已经学跳了这种舞步“右脚 左脚 原地拍肩 右脚 左脚 原地拍手”。】 (2)练习“打竹竿”基本动作。 师:有哪位同学仔细观察了,竹竿是怎么敲打的?你们能从身边寻找,发现“乐器”吗? 教师示范,学生总结,二拍一组,开开合合。 用声势模仿打竹竿 师: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