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23847

13《致大海》《自己之歌》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230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致大海,自己之歌,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
  • cover
《致大海》和《自己之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韵味。 体会不同的诗歌体式表达的不同的情感意蕴。 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提升人文素养。 评价或者撰写不同体式的诗歌作品。 一、课前预习,完成任务 反复诵读诗歌《致大海》和《自己之歌》,并结合学案学习资源附录1(普希金和《致大海》)、附录2(惠特曼与《草叶集》)完成以下预习任务。(展示学生优秀作业,点评修改)———解读题目———引入学习目标 自主梳理———准确概括,精炼表达 作家 人生经历 地位影响 作品(选一)及特点 选文解读 普希金 求学形成自由思想 多次遭流放 决斗被杀 俄国文学始祖 《叶甫盖尼·奥涅金》 哀歌式忧郁 忧郁激愤 渴望自由 革命激情 惠特曼 出身低微 热爱艺术 一生平淡 民主主义诗人 《草叶集》 自由诗风 独立人格 格律自由 宏大自我 旺盛生命力 对话诗歌,梳理方法 【步入情境】 (设置情境,为后文撰写诗歌作铺垫) 少年小依之烦恼 “诗韵校园”诗歌大赛又开始了,今年主题为“新冠与校园”,选取这个特殊年份校园里的人、事、物作为吟咏对象,表达高中学子的体悟与感怀。 上届“校园诗王”小依同学有些迷惘:原来潍坊模拟试卷中有一首命题老师原创的诗歌《枫树》,小依被深深地折服,这与自己获奖作品《致老师》情感特点明显不同,是什么原因产生这些不同呢,你能帮她解除疑惑吗? 《致老师》(节选) 教室里,我们坐着您站着; 餐厅里,我们吃着您看着; 操场上,我们跑着您跟着; 寝室里,我们睡着您转着…… 啊,老师 您是兄 您是父 您更是我形影不离的亲密朋友! 枫树 真是一个淳朴的山里女子 秋风,一句悄悄的情话 便让她羞红了 整个季节 【活动一】 通过集体诵读,分小组诵读、连读,个人接力朗读等不同的形式,体悟诗歌体式之美,并体味诗歌韵味,总结不同的诗歌体式表达的不同的情感意蕴。 (师生合力完成课文知识梳理工作) 诵读诗歌———探究穷理,审美鉴赏 诵读形式 体式之美 情感 交替诵读 《致大海》 一致的诗行 整齐的句式 精致的韵律 强烈充沛的感情(无畏向前的勇气和对自由的热切渴盼) 个人接力 《自己之歌》 诗行各自有特点 句式长短有交替 韵律疏散有整齐 有原始的活力生气 诗歌初探:思考———诗歌体式美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 诗行、句式、用韵、词语等。 【活动二】 尝试用自由体来改编《致大海》最后一节,将其命名为《话别大海》,意象无需改变,只改变体式。发现改变体式之后的情感特点的变化。 (学生独立完成,限时3分钟) 知识建构———改变体式,获得新知 原诗 改诗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 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 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心里充满了你,我要把 你的山岩,你的海湾, 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 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壮观的美色, 那些山岩、海湾、光和影,还有浪花的喋喋和黄昏的轰响。 我会把这些带到森林、荒原 每一处我将会到达的地方。 诗歌深研:发现———诗歌体式的改变引发了情感怎样的变化,请总结。 困顿不达之中依旧胸襟开阔,雄壮豪迈———缠绵不舍,情谊缱绻,无限情深 群文阅读,迁移应用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愿意是急流(节选)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