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24469

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编花篮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31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课
  • cover
《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编花篮》。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质朴情感。 能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独特的河南地方音韵。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独特的地方音韵。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走进河南 课前播放《编花篮》伴奏曲,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先锋小学的汪老师。(用河南话说) 师:你们听出来我是用哪里的方言和大家打招呼的吗? 生:河南。 师:你们去过河南吗?大家有没有兴趣随老师一起去河南看一看?河南洛阳盛产牡丹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之称,人们把牡丹誉为我国国花,花中之王。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在导入的环节,无意识地熟悉歌曲旋律。) 二、了解河南豫剧及河南方言 1、 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师:河南除了有国花———牡丹,河南的音乐文化也非常有名,有著名的地方戏曲———豫剧。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豫剧《花木兰》中的一个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一下豫剧的戏曲风格。(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 2、学唱甩腔 师:听完了是不是觉得豫剧别有一番风味啊?想不想学一学豫剧中最有韵味的一句。“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啊啊啊啊啊”。 师:这一句运用了豫剧演唱中甩腔,一字多音,声音高亢,在演唱的时候把第一、第三和最后一个音加重,请同学模仿一下。 师:你们唱的真棒!老师这里呀还有一首河南民谣,请同学们跟我用河南话来读一读,好吗?(师带学生用河南话念《编花篮》歌词) 3、学说河南方言 (1)生跟师逐句读 (2)师生画声调读 (3)生自己画声调读 师:河南方言在念的时候咬字、吐字清晰,中气十足。 师:你们听这句豫剧唱词具有河南方言的什么特点?(师唱“刘大哥讲那话理太偏”)。我们可以发现,前面豫剧的咬字是具有河南方言的特点的。 师:其实除了戏曲,民歌也是由方言演变而来的一种音乐体裁。 三、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河南民歌《编花篮》。先听老师唱一唱,听听歌曲中的主人公在干什么呢? 生:编花篮、摘牡丹…… 2、初学歌曲第一段,感受衬句特色。 师:表达人们对牡丹的热爱之情。那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唱一唱第一段,边唱边想想哪一句和我们前面学的豫剧中的甩腔有着相似之处呢? 生:哪哈咿呀咳 师:这句歌词很有特点,全部都是什么呀? 生:语气词。 师:这些词语叫衬词,这一句就是衬句。这句在演唱方法上运用了豫剧的甩腔特点,“哪”和“咿”、“咳”语气加重(首音加重),声音位置提高。 师再次师范,生在老师指导下演唱。 师:我们也可以加上豫剧亮相的动作来唱好这一句。 3、学唱歌曲第一句,找到旋律与方言的关系。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演唱像那么回事了,想不想唱的更有河南韵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曲谱,歌曲中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小小的提示呢? 师唱第一句曲谱:编,编,编花篮 师:听老师唱唱这句的曲谱和歌词。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7是唱的比较长还是短呢?那这个音叫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唱唱。我们再用河南方言来念一念这句,你们发现曲谱和方言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师:“编“字在念的时候有往上扬的感觉,而这句加入了前倚音,我们在演唱时旋律也要往上走的。现在我们加入手势一起唱唱这句。 师:唱的有那么点河南韵味了,看来方言对唱出河南韵味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声音能再跳跃一些,会更好听。我们再来试试。 4、复听歌曲,学唱相同旋律和歌词的乐句。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音乐来唱唱这两句,同时找一找歌曲中是否有重复的旋律和歌词。 生:朵朵花儿开得艳 师:我们来唱唱这句重复的旋律。请你们加上歌词来唱唱。 生演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